几乎等于另起炉灶,直接彻底在淮南道境内废弃朝廷的官盐。而且众人都可以想象得到,如果盐价一旦降低,那么周边的各路诸侯必然会闻风而动,拿着大量的钱财前来扬州收购这种低价盐,如此一来整个大唐的盐价也会随着这种震荡传递而迅速下降。
“至于朝廷可能出现的责问,大家就不要担心了,一旦黄巢乱军退出河中,进入中原,唐皇肯定会忙着返回长安的,到时候田令孜哪还有空去管淮南道?了不起我率军北上去勤王就是。”
薛洋的这种一改之前对于唐皇和朝廷小心谨慎的做法也在于这个刚刚兴起的晒盐上面。一旦低价盐成为市场上的共识,那么赖以生存的大唐朝廷最后一根支柱盐税也会被自己彻底端掉。这一点甚至占据着河中的王重荣,以及随后的李克用甚至朱温都会受到影响。
“陈烨,你和天明两人急的要保密,十三司要派人暗中监控整个盐场,至少在明年之前,不能泄露。地矿司和农商司也要制定严格的条文,对于私盐买卖可以放过一码,但是对于这私制食盐的,要重拳出击。这里面一个搞不好就弄出毒盐了。”
薛洋的这种把控源头,但是放开流通的办法众人很快反应过来,纷纷点头不已,在十三司派人进入盐场之后,马天明一惊,这常丰堰的海滩只怕以后都要被严密监控了。
“好了,天明,就给你两个月,年底之前我要见到扬州坊市之上有大量的食盐进入。”薛洋起身笑道:“军师既然来了,就随我在盐城待一天吧,明日一早权义和赖同辉会从山阳赶过来。”
马天明和陈烨带人离开了此地,进行盐场的筹备以及接管城东那个属于朝廷的城东盐场,在驱赶了朝廷盐院的人手之后,开始按照后勤部的命令将生产出来的食盐直接就近贩运到扬州售卖。这煮盐的办法虽然产量较小,而且还费时费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手和木材,但是毕竟盐城的这个盐场规模很大,有了它在手中也就等于有了一个稳固的食盐生产基地了。只不过此时陈烨和马天明很明显考虑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外面。支持:【九五小说网 】请把本站分享给你们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