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宫里有人,你们赶紧派人送信给爹爹,让他不必担心,也不必多做些什么,先看那一位的态度再说,左右我是死不了就是。"
锦绣闻言连忙跑了出去,没一会儿就又跑了回来,带来了男神老爹的口信。和谢碧疏的想法如出一辙,那就是:静观其变。
夜幕没有被人世间的纷繁所影响,到了时间便如约而至,也暂时压制了很多人蠢蠢欲动的心思,这一夜,不知道有多少人彻夜无眠。
黑夜退场,黎明奔赴而来,一夜都没睡得安稳的景晔眉眼之间都染着薄薄的倦色,他接过湿手巾在脸上敷了一会热,然后深吸了一口,哑声道:"走吧。"
朝阳初起,将恢弘的太和殿染成一片恢弘的金红色,厚重的钟鼓之声遥遥传来,谢易江面色如常地站在百官之首,一身气度温润儒雅,看上去颇为无害,可共事这么就的群臣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无害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真面目。
随着静鞭的声音响起,以及一声高昂的"皇上驾到--"
等候的群臣立刻跪倒山呼:"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整齐的声音如倾泻的山洪,直接溢出太和殿的大门,顺着开阔的广场,奔流到极远的地方。
景晔一身明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道:"众卿免礼。"
然后看了李禄一眼,李禄会意地上前一步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特么能没事么,昨天后宫发生了那么大的事皇帝陛下你就不发表一点意见吗,怎么也是你第一个皇子啊,都登基两年多了还没有子嗣可是要动摇国本的啊,谁都可以后继无人就皇帝不可以好么?
下面很多人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可是谁都不敢当那个出头鸟,皇帝都没有开口说皇后的不好,谁敢去触皇帝的霉头,再说了,还有个面白腹黑心狠手辣的宰相大人杵在最前面呢,谁想早点投胎谁就上。
偌大的朝堂之上竟然出现了罕见的一片寂静的场景,景晔看了一眼不动神色的谢易江,正要开口,侧门突然跑进来一个小太监来。
李禄一看自家干儿子竟然不知死活地直接窜到太和殿来,恨不得直接把他掐死,谁知道还没等他动手,皇帝已经开口道:"什么事?"
小太监一惊,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就这么闯进来了,想退也不可能了,皇上都亲自问话了。只能抖索着"噗通"跪下去道:"回皇上,皇上刚过来上朝,宁康宫就派人去长华宫传了懿旨,说皇后娘娘谋害皇子,证据确凿,故罚俸两年,禁足一年,另外太后娘娘还斥责皇后娘娘品行不端,不配为后??"
景晔在听到太后派人去长华宫传旨的时候就已经猛然站起来了,等小太监说完了,他已经被气笑了,一边笑一边点头道:"好一个证据确凿,好一个品行不端不配为后!"
他说着目光已经冷冷地看向了孙启昌,恍如利剑一般铿锵而锋冷:"这就是你们孙家出来的太后,这就是你们孙家的品行,皇后乃先帝所立,如有过失,也只有朕才能斥责,一个太后就能轻易给皇后下懿旨,这是置先帝于何地?皇后不配,你们孙家就配?!今日起,凡是孙氏一族,全都在家闭门思过,各自职位由同级暂代,退朝!"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皇帝显然是气得头脑都不清楚了,往日虽然也愤恨于孙氏,但是因为孙氏势力广泛,所以轻易不会撄其锋芒,就像上次青州一事,孙启昌纵然犯下那般大错皇帝也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可是现在竟然这么不管不顾地直接捋了孙氏一党。
可偏偏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人去捋老虎的胡须,见景晔要走。谢易江不慌不忙地出列,撩了衣摆跪下道:"皇上留步,臣有话要说,皇后心思太浅,虽玲珑却无八面,后宫诸事繁杂,皇后无法面面俱到,此次淑妃小产之事,实为皇后疏忽大意,让奸人奸计得逞,由此可见,皇后确实无法胜任后宫统管之职,家国天下,既然连后宫之主都难以周全,又何以担任一国之母。"
他洋洋洒洒地一大段话之后,才终于吐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微臣恭请皇上废后!"
"废后"两个字一出,本来就安静的朝堂之上更是连呼吸之声都给屏住了,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一定是听错了,可是再想想这话是谁说出来的,突然就一定意外都没有了。
大家都知道宰相是女儿控,当初皇上下旨让谢家女进宫的时候宰相有多不情愿大家都看在眼里呢,毕竟敢和皇帝冷战的大臣自古大概也就只有宰相大人一个了。
结果自家女儿在后宫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宰相肯定想着让皇上把自家女儿废了然后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