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着日后一些事。
皇上这几日受了姚祥那个无耻之徒怂恿,去了别影楼。逐个看了那里的女子,一眼相中清君,三次都是要清君作陪,言语之间甚是怜惜爱慕。
清君,那女子日后会被昏君安置在何处呢?安置在外面还好些,方便照顾,若是进了宫里,少不得要面对云凝的打压,也不知能否应对自如。
她希望有人压制云凝,但不希望是对萧让情意至此的清君。
明明心里憎恶皇上,还要日日笑脸相迎,那滋味,应该比日日受刑还难熬吧?
想想就替清君难过。
可那是清君决心要做的,也只能成全,走一步看一步。
九月初,高程来见顾云筝,直言道:“那位贵人对清君怜爱有加,要为她赎身,另作安置。清君说不能当面拜谢夫人,很是遗憾,她问您有无要叮嘱她的。”
顾云筝沉默多时才道:“皇上如今膝下只有三位公主,两个嫔妃所出的皇子先后夭折。照这样子,皇上就后继无人了。你们想想法子吧。”
高程细想了想话中含义,“明白了,我会告诉她。”随后又想,这女子的心狠起来,真是叫人脊背生寒,可她到底为何这样做呢?仿佛她就是一心报复皇上的人,可顾家并没遭受过冤屈。还是为熠航?不大可能。为了个养子,谁会冒着事败后被万剐凌迟的风险做这种事。
高程走后,顾云筝唤来燕袭,“祁连城安排到别影楼的那几个女子,不要让她们服侍清君。如今不是有两个在服侍她么?等她离开时,你把人扣下。”之后她眯了眯眼睛,问道,“燕袭,我能绝对的相信你么?”
燕袭点头,“你可以的。”
“那么,清君的安危我能交给你么?”
“可以。”
“那好,我谢谢你。”她自嘲地笑了笑,“我也只能说声感谢。”
“不必。”燕袭打量着她的脸色,有些憔悴,“夫人若是不舒服,不妨请太医来看看。”
“没事。”顾云筝感激一笑,“去忙你的吧。”
她知道祁连城的心思,却不能完全信任。燕袭这个人,她不是太了解底细,却能自心底信任他。这也是奇事一桩。早晚会有答案,直觉不会毫无缘由。
**
九月十一,姚祥的事落幕,满门抄斩。
事发后第二日,朝臣才知晓此事,却不觉得突兀。皇上这几年,忽然就将哪一家满门抄斩已有数次,虽然听着就心里冒寒气,却已不会再意外。
很讽刺,他们居然习惯了这种事。
顾云筝在这一日知道了原委。
燕袭对她说:“清君姑娘暂时被安置在京城一所宅子内。她做了场烂俗的戏,皇上相信了——以为姚祥觊觎他放在心里的新宠,这才认真看了驸马爷的奏折,备好了接替姚祥的人,猝不及防的开了杀戮。”
顾云筝讽刺地笑了。不知道当初姚祥在云府做刽子手□□女子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一日。
燕袭继续道:“等皇上找出个算得合情理的由头,就能将清君姑娘迎进宫里了。夫人有什么交代她的么?”
“若是可能,让她问问云府二老爷云文渊的下落,这件事,恐怕只有皇上和皇上的亲信知晓。”云凝做了这一阵子的宠妃,不知问没问出此事,可惜,云凝是不会告诉她的,只能另辟蹊径。
**
蒋晨东因着锲而不舍地弹劾姚祥有功,得了一千两黄金的赏赐和皇上的另眼相看,得了闲就让蒋晨东进宫,帮忙处理些政务。
身在外地的霍天北连连有奏折送回京城,每一道奏折上,都列着数名贪官污吏的名字,该他管的,不该他管的,这次都管了,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像在西域时的先斩后奏。
蒋晨东虽然处于多种原因看霍天北不顺眼,却是自心底赞成这种行径。官员斗得死去活来是一回事,百姓民不聊生是另外一回事。凡是搜刮黎民百姓血汗的官员,都该死。
而皇上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失了民心军心的话,别说官员,就是他也享不了太平时日。他给霍天北亲笔回了一道旨意,委任他为钦差,代替朝廷惩戒贪官污吏,将那些人全部押解进京;随后,又命蒋晨东来日审讯贪官污吏,酌情定罪。
霍天北很快写了一道谢恩的奏折,八百里送回京城,谢恩之后,请朝廷从速拟出一个安民的章程,并拨出款项救济部分民不聊生的地区。至于安民之事,他推荐了郁江南。
皇上头疼起来——他最怕的就是大臣管他要银子,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