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刘晟那天的情绪确实不对,当时外人在场,陆艺华不好过问,接着几天刘晟又忙得不见人,他自然也就将心中的疑问压了下去,今天偶然想起来,却又被突发的情欲隔断,这时候再不问,陆艺华还真怕什么时候又被其他事情给占了时间。
陆艺华自小就不怎么重视这些,对待旁人他总是知道用什么态度,这种态度能够让他不觉得难受,又不会让旁人感到被怠慢。对于刘晟,陆艺华也是采取这种方式。
生活中总有太多不如意,陆艺华从不认为毫不相gān地两个人能永无矛盾。
他与刘晟现在的相处方式就刚刚好,再亲密的人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私密往事,陆艺华不在意也没兴趣去挖掘刘晟的这部分内心。
当然,这样并不意味着陆艺华不在乎刘晟这个人,他只是认为有以后就够了。
"我……"张了张口,刘晟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那天不过是他看到保山的状况时突发的感慨,组织了语言,刘晟道,"我只是觉得,保山的事……我们在这场战争上付出了这么多,却因为国家政治不清明而致使成果减半,甚至消失……我们身为军人却不能保卫祖国,有些竟然还出去勒索威吓普通民众,我当时……"
"你当时很迷茫。"刘晟话音刚刚顿了一下,陆艺华就将话接了过来。
这种情绪陆艺华很能理解,他也经历过这么一段儿,当然,上辈子他不曾为此迷茫过。
上辈子不知道战后的结果,陆艺华又从不曾为政治操心,在那时的他心里,带了兵就要打胜仗,作为一个军人说什么其他的太过矫情。
于是,多少年过去了,他一双眼睛只盯在战果上,这种日子很单调,但却也快乐过。
后来经历死亡重生一次,他却开始迷茫,甚至被迫从命理这些虚幻的东西上来证明自己,他当时有些怀疑他作为一个人的意义。这些想法很可笑,当时他却弄不明白。
那时他想,既然战争终会胜利,他存在不存在就没什么影响。
所以,等他重新走入战场,一场仗胜利,他自然高兴;失败了他自然难受气氛,但也觉得就那样了,反正都是注定的。
后来,他几乎再没有体会过前世那种,因为一场战役胜利,而涌动于心胸间的愉悦,以及那种难以抑制的纯粹的激动。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豫东战役结束才有所好转。
当时刘晟说他不信命,陆艺华只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将他的心思从命运上拉开了一些,然后再等到武汉沦陷之后,陆艺华猛然从战场下来,才突然发现他竟然已经从那种迷茫中走了出来。
有些事就是如此,当时会被困扰,看透之后却会觉得之前的困扰很可笑。
当时的陆艺华猛然觉得,他完全不必如此在意这些,既然无论他如何做,做了什么事,他依旧要打起jing神参加战争,那他只需要将手上这些做好就可以,再怎么样,打胜仗总不会错。
陆艺华的一句话让刘晟沉默,与陆艺华不同,他内心明白他所想的事情根本没有意义,但他又会不自觉地去想。他总是会想那些难民,并且bi迫自己去思考战争的意义。
去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吗?刘晟无法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因为当局的做法更像是在争权夺利。
比如说北伐战争,由于当年政党间的权利冲突,即便北伐胜利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并在国家原本就动dàng的局势上,埋入了更加不稳定的因素。
在军队里,刘晟算是一个文人,家学渊源也算深厚,但他却少有文人那种伤chun悲秋的感情。
文人看到不平事就喜欢感慨,刘晟虽然很少表现出来,心底多多少少有这种情节,这一次的事情更像是一个导火索,将刘晟之前积攒的感情发泄了出来。
其实陆艺华觉得这是个好现象,情绪发泄出来总比憋着要好,但这种迷茫却有点儿难办。这种思想上的事儿,旁人很难插手,总要自己想才能明白。今天他开口询问,也不过是给刘晟提个醒,顺便让他知道有人可以依赖。
是的,依赖。
陆艺华对这个词有着难以言明的执着,刘晟的独立让他欣赏,但却也让他觉得没有成就感。
刘晟再了解陆艺华也不可能知道他心中想的这些,所以当陆艺华在他顺从地靠着他的胸口发呆时露出笑意后,刘晟也没怎么在意。
冥茫时期的趁虚而入啊,陆艺华觉得,这个词儿果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