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清明祭扫的时候,李成奎有病乱投医,李家的祖先、孟家的祖先他都求了一遍,烧的纸钱比过年时还多,周围人家祭扫都在说些‘你在那边好不好啊’一类的话,李怀熙跪在地上不抬头,他觉得他爹唠唠叨叨求死人保佑儿子考状元的行为丢死人了。
他娘也没闲着,她属于现用菩萨现烧香那种人,四月十五是拜庙烧香的日子,一大早她就跟着李成孝的老婆走了,中午李怀熙从学堂放学到家她还没有回来,早上挤出的奶水早就喝完了,饿得刚会翻身的李四嗷嗷哭。
刘全不太顶用,姥姥一个人厨房屋里两头忙,终于在过午的时候给孩子们吃上了饭。老太太自己顾不上吃,拿着个小木勺喂李四吃碾碎的ji蛋huáng,ji蛋huáng里和了米汤,李四饿极了也吃得很快。
在李四吃下多半碗ji蛋huáng和米汤之后,他娘回来了,回来的第一件事不是给孩子喂奶,而是很虔诚的把一个护身符挂在了李龙脖子上,"大龙啊,这是娘从庙里给你求来的,听说可灵验了,今天求这个的人都快把和尚的门槛踢破了。"
"娘,您说的好像有很多人向和尚求亲似的,能不能注意一下措辞?"李怀熙一边吃饭一边伸手摸了摸李龙脖子上的小纸包。
"别胡说!手拿开,这可是我抢了半天才抢到的。大龙,这些天你得一直戴着它,考完试咱们再把它挂在门口,人家说可灵了。"他娘拍掉小儿子的手,转头抱起了一直向她猛扑的小女儿。
李龙倒没觉得他娘多此一举,也很虔诚的把护身符放进了衣服里,他自己心里没底,多一张红纸片儿也觉得踏实不少。
姥姥放下给外孙女喂饭的勺子,瞪了女儿一眼,拿起李怀熙的小手chui了chui,李怀熙眯着眼睛冲他娘示威,还是姥姥最疼他。
四月十九一大早,李成奎带着李龙进了城,去晚了恐怕客栈没有房间,四月二十县试开考,五场考试要考三天,到时会有很多像他们这样城里没有住处的考生要住店。
县试的三天时间里,李怀熙和李虎两个人很不习惯,上学放学只有他们俩,见到好玩的事情少了一个人分享,打架的时候也少了一个帮手,短短三天,他们俩就体会到了大哥李龙的重要性。
第四天下午,李成奎和李龙回来了,李成奎耽误了几天农活,回家就下地去拔草了,李龙很有一点qiáng颜欢笑的样子,gān什么都魂不守舍的。
程氏悄悄把几个小的聚在一起,小声嘱咐,"你们不能扒着大哥问考得怎么样知道吗?考成什么样现在也是考完了,问与不问都一样,你们大哥心思重,可不能让他上火。"
"我们知道,我们没问。"三个人一起答应着,他们真没问,只是关心了一下客栈的伙食。
十天之后,县试放榜了,李龙榜上有名,但是成绩排在中下,这孩子刚有的一丝喜悦转眼就被担忧所代替,府试他更没底了。
不过不管他有底没底,一个月之后,李成奎雇了一辆马车,爷俩带着gān粮又上路了,从这里到府衙所在地余川还有一百多里,马车要走上两个白天,路上不太平,晚上还要投宿住店。
李怀熙现在特别盼望长大,他从穿越到现在,最远只到了县城,其它什么地方也没去过,相比那些北上大漠、南下蛮荒的穿越大神,他简直就是只真正的井底之蛙。
这些日子,李家老四又有了新突破,她会坐着了,虽然老是左右晃,并且老是倒,但是围着东西也能自己坐一会儿,喝奶的时间间隔也长了,最近家里的活慢慢的又由他娘接手了,姥姥空余的时间就帮几个孩子做衣服,李怀熙的不用做,但是姥姥也给他缝了好几件贴身的小衣服。
李四其实有自己的名字,李思思,这是他爹在李四百日时给取的,本来李成奎就想叫李思,可是肚子里有了几滴墨水的三个儿子全都不同意,觉得丢人,于是李成奎就在后面又加了一个思,变成了李思思,听上去文雅一点儿。
大舅在一天下午坐着驴车来了,他来接姥姥回去,自家老人老住在女儿家,作为儿子是要被人说闲话的,李怀熙的大舅母虽然为人吝啬了一点,倒还算是对老人孝顺,这时候妹妹也出了月子,身体也恢复了,平时又有刘全帮衬,所以大舅就赶着一个农闲的日子来了。
李怀熙眼泪汪汪的看着他姥姥收拾东西,出来进去的跟着,弄得姥姥心里很不好受,"乖孙啊,想姥姥了就自己去看姥姥,放学拐个弯不就到了吗?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