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卷成文每一股的承接,可用这承接处的字句贿官作弊的事情多了起来,这词儿就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而变成了言明了何字开讲、何语承题、何话大结的暗号。
考生按照约好的字句关节作好文,受贿的官员辨认卷纸就无需拆去弥封、无需识别笔迹,只用看卷内的作答是否符合约定,就可寻出试卷动手脚。而冯己如为官多年都在礼部上下做事,虽官位常年不怎变动,但早也算是深谙科考行事之理,所以早在出题后便匆匆赶往礼部重新归置试卷,为的应是叫他想动的卷纸排在特定的顺序,这样就能在阅卷人抽签后,通过摆放与分发算出那卷纸在哪一号阅卷人手中,从而找到那人行买通之举,省时又省力。
难只难在,阅卷人和出题人一样,都是宫里定下的,在阅卷官前往惠文馆的头一晚才会告知,而所有阅卷官员到惠文馆之前,除了主副考官,更是彼此都不知谁是谁。故冯己如若想要从阅卷人处提前将行贿考生的卷纸变为荐卷、再安排好卷纸荐来他此处,就只能待入了惠文馆,再临时行事。
那厢冯己如已快步走到了外院阅卷人的住处。因他是今科副考,一众差役也并未惊奇他来了,只当是来指派事务的。
冯己如先装模作样责问了两句阅卷甚慢,说今日必要呈上些好卷云云,稍后便暗地使银钱让相熟的馆役透露了前一日抽签的情形,从而算出了他要照顾的卷纸分去了何人手中。
而阅那卷的又恰是个礼部主事,冯己如便找了个公事的由头,叫了那主事去一旁竹园里,一面擦着额上细汗,一面打赏了周遭几个侍卫、驻役,说要提前吩咐一二放榜录贡之事,此乃朝中机密,望能回避一二。
侍卫、驻役拿钱闭嘴,远远绕开去,冯己如眼见他们走远,便张口许给那主事二百两银子,要他助自己一臂之力。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