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林有刀满头大汗,大步上前来:"魏小公子被人掳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慌不慌,小拳拳安抚你们胸口。
第44章
薛璎和魏尝几乎同一时刻想通了漏dong所在。----今夜出城之前, 他们都误以为彼此在府。甚至魏尝为避免自己行踪bào露,叫薛璎生气,离开时刻意绕行后门, 就连府内下人也未曾知会, 且临走还将宅邸内的灯火点得敞亮,制造了他乖乖在府的假象。
而偏偏昨日, 俩人才刚刚达成共识,允许魏迟于魏尝在府期间串门。
所以魏迟并非是在守备森严的公主府被掳, 而是相对宽松的魏府。
兴许是他见薛璎不在, 闷得无趣, 去对门找爹,被不知内情的魏府下人往里头引,且很可能引去了魏尝到过的后门附近, 才叫伺机在外的歹人钻了空子。
魏尝一脚跨上坡道,起身便要走,步子迈出,却又回头看了一眼薛璎, 像在征询她的意见。
薛璎迅速决断,与傅洗尘道:"你带人继续埋伏,务必保证计划顺利。"
傅洗尘面色发沉, 点点头:"您与魏左监放心去。"
她随即转头看向魏尝:"别担心,我跟你一起。"
魏尝喉咙底一噎。他以为,这种时候该是他安慰她才对。
"我去就可以了。"他说。
薛璎摇摇头:"对方是冲我来的,我不现身, 魏迟才危险。"
魏尝沉默下来,咬咬牙翻身上马。薛璎也没再说多余的话,与他一人一骑绝尘而去。
不必薛璎吩咐,城中傅羽早已领了公主府余下的羽林卫出动找人,林有刀在一旁接收信报,一边反馈给俩人,直到半个时辰后,得到了魏迟的确切下落:"对方车马往东郊去了,车辙印迹到毓山山脚处拐了个弯,明显由深转浅。"
车辙印迹由深转浅,说明车变轻了,由此直接的指向是:对方在山脚处卸下魏迟,将他送上了山。但这线索露得太明显,反倒说不定是对方故施疑阵,卸下了车内原本盛装的重物,令他们误道魏迟被送上了山。
林有刀道:"阿羽已带人兵分两路,重点一批往北继续追踪车辙印迹,另有一支小队上山搜寻。"
薛璎扬鞭不停,头顶被簪子束起的发髻因马上颠簸微微颤动,她想了想,问一旁魏尝:"你以为呢?"
魏尝面上像布了霜似的,平日那点嬉笑劲散了以后,这张脸搁夜色里瞧竟有几分瘆人,默了半晌沉声道:"上山。"
薛璎没反对,傅羽的判断是转了一个弯的结果,但狡诈之人却喜欢反其道而行,转一个弯后,重新绕回原处。
她点点头,吩咐林有刀传信傅羽,将往北追踪的人手撤回一半,上山支援,而后道:"毓山半山腰建有一所道观,本因地势空悬,两面临崖,便于观星,颇受观道人喜爱。四年前南边闹瘟疫,波及长安,道观接纳流民,结果不少人却在里头染上疫病,那处被视作不详,渐渐废弃了,如今已可随意出入,是易守不易攻,请君入瓮的好地方。"
魏尝"嗯"了声,说:"你一会儿跟紧我。"
她摇摇头:"分头行动。"
魏尝突然叫她:"薛璎。"
薛璎听见这称呼稍稍一滞,偏头看他。
"虽然我知道现在讲这些很不该,"他默了默,还是坚持说出了心里话,"但阿郎跟你没有关系,是我舍不下他,才把他带来长安的。对我来说,这世上没人比你更重要,如果没了你,只剩我和阿郎,一切都毫无意义……"
他垂了眼,没继续往下说。因为薛璎也不懂,他是怎样在没有她的地狱里活了整整五年。
薛璎目光微微一闪,嘴角浮起笑意:"我要是那么容易死,就不会活到遇见你了。"而后顿了顿,坚持道,"分头行动。"
*
薛璎领了一队羽林卫上到半山腰时,见道观隐没在夜色里,星火全无。三层高的红塔伫立崖边,笼在云雾间,越往里却越能感到一股压抑的气氛。
塔里有埋伏。
她步子迈得极缓,一身夜行衣,几乎与深重的夜色融为一体,边向前,边与身侧举着火把的林有刀低声道:"一层门内有一拨,大约二十人。二三两层护栏边埋伏了弓箭手。"她说着,稍稍抬起一丝眼皮,"二层八人,三层地势较窄,且高处风大,不利准头,应该只藏了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