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走吧!”
吃晚饭时,秦淮和秦秀英提了上集的事,秦秀英同意了。
次日一早,两个人便出发,用了一个时辰抵达了镇集,秦淮和卫霍在巷口分别。事不宜迟,卫霍立时便赶往长珍书院。
靠着一张甜嘴问路,他不费什么力气便到了镇上最大的书院。
负责报名登记的监门官查验了他的户籍名册,肃着一张脸问:“你今年刚为父母办了丧事?”
“是。”说到这件事,卫霍的心沉了沉。
旁边的随侍打量了卫霍几眼,叹道:“死父母,要守丧三年,怎么能跑来应试?”
卫霍张了张口,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这个大问题。是啊,孝义为大,丧期未满,是不能参加考试的,他之前竟然忽视了这一点。
监门官将那纸又看了两遍:“死者可是你亲生父母?”
“回大人,不是,我亲生父母早逝,是被我大娘和伯伯收养的。”
“唔,”监门官颔首,“若是养父母,倒也不必遵守丧之约。”
他又盘问了几句,确定无误之后,拾笔蘸墨,将卫霍的名字登记在册。
临走前,卫霍又多问了一句:“不知武举有没有守丧的要求?”
他并不介意为刘大娘和秦泽守丧多久,一年,三年,甚至更久也没有关系。只是卫霍知道,他们若是在世,也一定不愿他和秦淮因此而推迟应考。
监门官抬头看他一眼:“为人子当尽孝道,自然是有的,不过武举那边另有规矩,没记错的话,应是守丧一年后便可,你再去问问吧。”
卫霍松了一口气,行礼谢过监门官,拿着印了红章的入考册离开了书院。
他和秦淮在约定的地方会合,一起回去。秦秀英埋怨他们在外逗留得久了些,但没有多问。
事后,卫霍又偷偷地将户籍名册放回了原处。
八月十日便要去长珍书院报道入考,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卫霍日日挑灯苦读,哪怕秦淮经常将自己的饭分给他,整个人还是熬瘦了一圈。
担心邻里嚼口舌,秦秀英也不忍让他做之前分量的活儿,只要一得了闲,卫霍就偷偷背会儿书,一刻也不敢懈怠。
应考这一日,卫霍天还没亮便起来了。
秦淮比他起得还早,书院里会给考生备着饭食,但他还是给卫霍带了些干粮和零嘴,还带了水囊。
卫霍被他收拾得利利落落,一身干净的衣衫衬得人俊秀十足。
他前后左右看了看自己的一身,仰着头笑道:“我这一身怎么样?”
秦淮退一步看看,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看。”
卫霍嘻嘻一笑,自得地道:“现在衣服不多,等我当了大官,锦衣华服,穿上更好看。”
秦淮无奈地捏了捏他的脸,低声笑道:“知道了,该上路了。”
科考要进行七日,也就意味着他要在书院里待那么久,他一走,事情肯定也瞒不住了。王彦和秦秀英脾气都不算好,卫霍不想让秦淮直面他们的责怪,临走时在夫妻俩的房门外留了张字条。
到了村口,卫霍就不让秦淮送了。
“你回去吧,我一个人可以的。”
秦淮看了看前路:“再送一段。”
卫霍就让他再陪了一段路,临分别时又有几分不舍,磨蹭稍许才挥别离开。
卯时,卫霍到了长珍书院外。负责监管的官兵将他全身上下检查了一遍,又将包袱里的东西翻看一番,才算完事。
登记之后,他拿着包袱进了自己的号舍,静心等待。又过了一个多时辰,钟鼓声响后,书院大门关闭,巳时正式开考。
前三日考诗词歌赋,卫霍答得还算顺手,但后面考到的论策就让他有些头疼了。
他知道自己的弱项在何处,这段时日也一直苦心钻研,水准比先前在学堂时要高出不少,但此次题目十分刁钻,他的眉头几乎一直皱着没松开过。
号舍很小,监管严格,不能随意走动,又劳心费神,这七日卫霍觉得异常难熬,几乎要褪一层皮下来。
七日后,他走出书院,迎着和煦的日光,忍不住热泪盈眶。
卫霍匆匆返回,路途中眼皮一直在跳,心中隐有不安。
在村口遇到了邻居,对方看到他后怔了怔,惊讶道:“哎呦,是霍霍啊,这是去哪儿了?”
卫霍回答:“婶婶好,我去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