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上风寒,何苦来。况且,怡君已经定亲了,娘本就不愿意让她去,可不就顺道跟回家了么?"
兄妹三个这样一番说辞,打消了廖大太太先前没来由的疑虑,随即却瞪了碧君一眼,"在我跟前,就数你能说。在当时,我都不用看,就知道一定是怡君的主意。----你在我跟前儿再有出息又有什么用?日后多长点儿脑子成不成?多跟怡君学着点儿。"
这是碧君不会反驳的话。她嫣然一笑,"我会的,日后尽力学。"今日的事对她而言,是少见的风波,若是没怡君陪同……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还差不多。"廖大太太舒心地笑了,"学遇事的章法要紧,教怡君针线也是要事,你可别只是做样子。"
"哪儿能啊。"怡君忙道,"我会裁衣了,这两日正在学缝制,只是针脚还不大平稳。等我学会了,给你们做新衣服穿。"
廖大太太笑意更浓,"但愿我们能尽快穿上。"
"一定的。"怡君神色认真,"做衣服而已,又不是绣花----说起来,绣活可难了。"
"不是告诉你了,摸不着门道只管问我,找你姑母也行。"廖大太太打心底畅快起来,"等年节的时候,得空了就只管去找你姑母,我不拦着。对了,别家可不行,你……"
"唉,我知道的。"怡君啼笑皆非。她定亲了,母亲不允许她去别家串门----每日都要听几遍,头疼死了。
廖大太太笑出声来,"晓得就好。"
廖大老爷一直笑笑地坐在一旁。眼下这情形总归不错:儿子听从自己的吩咐,小女儿因为亲事得了妻子的看重,长女比之以往,反应也快了一些。
事实应该正如妻子喜滋滋与他絮叨过的:是程询与程夫人相中了怡君。如此,程家的地位应该能维持下去,甚至更稳固。
通过今日程询的态度,他已看出了苗头。
这样的话,妻子那句话应该没说错:怡君有福了,廖家也跟着有福了。
.
程询回府时,天色很晚了。
苏润已经洗漱过,正歪在寝室临窗的大炕上看书。
程询进门请安,随后赔不是:"遇到点儿事情,绊住了。"
"没事。"苏润笑着唤程福,"把你家夫人备下的羹汤取来。"
程福称是而去。
"你娘记挂着你。"苏润道,"跟我说了,等你回来,不需回内宅见她,但一定要把羹汤喝完。"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