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怡君见他认真烦恼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程询回到外院,恰逢出门会友的廖大太太回来,忙快走几步,恭敬地行礼问安。
廖大太太看到他,只有惊喜,满脸含笑地寒暄一番,便唤管事请他回暖阁,与廖家父子叙谈。等回到正房,才顾上询问:"解元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罗妈妈道:"奴婢去外院打听了,解元只是过来串门,顺道替叶先生吩咐二小姐几句功课上的事。"
廖大老爷已经帮程询和小女儿安排了说辞。
"这就好。"廖大太太笑道,"说心里话,我总怕这门亲事出岔子,每回见到解元,便要胡思乱想。"
"不会的。"罗妈妈宽慰她,"您只管把心放下。而且,奴婢瞧着,解元往后来串门的次数怕是少不了。"她也隐约察觉到了,程询很喜欢怡君。
廖大太太欣然点头,沉了片刻,又忍不住叹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解元的缘故,眼下上门提亲的,我都瞧不上。"
之前出门,她是去相看人了。再有几天就是除夕,正月里不能张罗亲事,她实在是心焦,满心巴望着能从速给碧君定下一门好亲事,却偏偏不能如愿。
"这不是您心急就能定下的事情。"罗妈妈道,"等来年再慢慢物色吧。"
"就得等来年了,先好生准备过年吧。"廖大太太苦笑,"要不是说项的人心诚,又与我走动了很多年,今日哪里能出去相看那位公子。"
午间,廖大老爷、廖文哲在暖阁款待程询。
席间,程询投其所好,问起父子两个收藏了哪些画,有没有想要却找不到的,他兴许能帮上忙。父子二人照实说了,顺带地说起最初眼拙时上过的当、闹过的笑话,引得桌上笑声不断。这没什么好隐瞒的,很多人都知道,与其别人告诉程询,不如这样自嘲一番。
饭后,廖大老爷带着程询、廖文哲去了书房,取出一些拿不准真假的画,请程询辨别真伪。
这种事,程询在行,很愿意帮忙甄别,并详细地告知原由。
廖大老爷和廖文哲俱是聚jing会神地聆听,很珍惜这个长见识的机会。
内宅里,廖大太太和碧君、怡君用过饭,道:"下午我料理家事的时候,你们两个在一旁用心听着。"
碧君、怡君会意,恭敬称是。
.
随后几日,因着年节将至,程府里里外外都热闹、忙碌起来:每日都有官员前来程府,或是拜望程清远,或是通过苏润向苏家示好;程询、程译、程谨各自的好友亦登门做客或下帖子相邀,兄弟三人每日应酬不断。
到此时,程夫人倒清闲下来。年底需要过目的账册,程询早已帮她结算清楚,内宅需要准备的各项事宜,一众管事都是老人儿了,自能安排妥当。她如此,相熟的高门贵妇却不似她,根本没有串门的时间。
"这叫个什么事儿?"程夫人跟红翡抱怨,"要过年了,却连个陪我说话的人都没有。"两个儿子只是早间请安露个脸,回府时大多天色很晚,她已歇下。
红翡想一想,道:"到明年就好了,明年大少爷与廖二小姐成了亲,您还愁没人陪您说话不成?"
"这倒是。"程夫人眉宇舒展开来,"两个孩子成了亲,我就又有的忙了。"张罗次子的婚事、等着抱孙子,都是让人一想就心里舒坦的事儿。她满足地叹息一声,"这日子,有盼头了。"
红翡随着笑起来。
程夫人问起苏润的情形:"舅老爷住得习惯么?他也忙忙叨叨的,晚间总出门赴宴,不是每日都醉醺醺地回来吧?"
"程福说舅老爷这几日都很高兴,每日睡前,都跟大少爷说说话,或是下一盘棋。带来的苏府护卫,已分散到光霁堂各处。"
程夫人满意地点一点头。有兄长在府里,程清远就如何都不敢与长子置气。等到长子考取功名、成为朝廷命官,就算在家中人单势孤,也没谁敢动他。
.
透着喜气的chun联、窗花贴好,不绝于耳的烟花爆竹声中,京城辞去旧岁,迎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各地官员恭贺新年的帖子送到皇帝面前,朝臣、命妇进宫,给皇帝、皇后拜年。
然而一众命妇并没见到皇后----太监告知她们,皇后抱恙,实在起不得身。
一年之初就称病,很丧气。命妇琢磨不透,这是皇后给皇帝添堵,还是皇帝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