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顺遂,程家对柳家的亏欠便能少一些吧?
他在柳家盘桓至午后,与父子两个相谈甚欢。告辞离开后,转去唐府。
修衡的四弟修衍快两岁了,程询看了看这孩子,赏了一份见面礼。在唐栩的书房落座,他笑问:"四个儿子,忙得过来么?"
"忙得过来。"唐栩笑道,"老二、老三特别听开林、修衡的话,平日得空就帮忙哄着老四。"
程询听他把开林放在修衡前头,笑了。
"老四要是个女儿该多好?"唐栩无奈地摇了摇头,"偏生不是。看来是没有那个命,罢了。横竖这四个混小子长大之后,要把别人家的掌上明珠娶进家门。"
程询一笑,"这倒是。"
"对了,你家天赐早就开蒙了,那小子也是少见的聪明。"唐栩问道,"你有没有让他习武的打算?"
"哪儿轮得着我给他打算,他自己就在张罗了。"程询道,"你手里有没有合适的人?"
"有啊。"唐栩当即道,"明师傅的去处你应该知道了,弟妹让他常年教导一个女孩子。他教的兴头十足,这最好不过。有两个与他不相上下的人,正想举荐给你。当下先让师傅教着,等打好根基了,我再尽心指点天赐。或许都用不着我,不是有修衡么。"
程询颔首,"行,这事儿我听你安排。"
唐栩道:"你们程家子弟,都是笔杆子打天下,其实用不着习武。但不都说艺不压身么,多学一样本事,总归有好处。"
"就是这个理。"程询想一想,问道,"你对四个孩子怎么打算的?尤其修衡。"
唐栩推心置腹地道:"起初有你悉心教导修衡,他也是读书的材料,我就想,让他长大之后从文最好,如此,才不辜负你一番辛劳。你的才华、抱负,他能帮你传承下去。
"但在后来,我亲自带着他习武的时候,见他亦是天赋异禀,在功夫上也能举一反三,假以时日,要胜过我许多。这样的好苗子,若在盛世,到军中能做的有限,但如今不是那样的好世道,先帝留下的隐患,迟早爆发。
"不为此,皇上和你也不会如此关注边关要塞的军务,皇上亦不会时时召见我与黎王爷,一起参详军政。
"既然如此,我就想让他长大之后投身军中,为朝廷百姓杀敌。说起来,这本就是历代唐家人的本分。"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