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从头到尾,周青媛qiáng势到底,压根不是来商量的,她就是如她所说,是来解决问题的,张氏族人再是人多势众,遇到这样的qiáng势,也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了。
周青媛与唐宝云回到国公府,周青媛轻描淡写的与郭太夫人说:"放妻书已经有了,我打发了人看着收拾嫁妆,孩子们也接来了,我去看看表姐去。"
老太太这还有点惆怅呢。
敏表姑的三个孩子,大的是蝶儿,小的两个都是儿子,一个十一岁,一个七岁,七岁的那个孩子简单,有国公府这样的好地方,吃的好穿的好,还有小厮和丫鬟姐姐陪着玩,很快就适应了。
而大的那个,正处于半懂事不懂事的时候,追着问了好几回:"我们不回家了?娘和爹和离了?"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自己琢磨的还是暗地里有人触动了他什么,在国公府住了一日,就闹着要回家去:"我是张家的儿子,住这里算什么,我要回家!"
"你爹和你娘分开了,今后你就跟着你娘罢!"
"笑话!"那小子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父母要和离,我无能为力,可我姓张,我有爹有祖母,哪有跟着母亲的?孟子曰……"
他还掉起书袋来了。
唐宝云简直哭笑不得。
她还试图跟他讲道理,可蝶儿这时候走出来,说:"表嫂不用理他,让他回去就是。不让他试试,他不会明白的。"
可见这做姐姐的,最清楚自己弟弟的性子。
唐宝云一时不好决定,蝶儿已经说道:"你要回去就回去,不过你得自己走回去,这马车也是人家国公府的,不是张家的,你不好意思用吧?"
那小子一脸倔qiáng:"走回去就走回去,弟弟呢?"
"弟弟不回去,你自己回去。"蝶儿说。
"你也不回去?你留在这里吃人家国公府的?"那小子道。
蝶儿很平静:"娘有银子,我吃我娘的,跟你没关系,爹跟祖母说要把我卖给一个庄头做续弦,我当然不回去,你卖不出去的,你回去罢。"
唐宝云要很用力才忍住不笑出声来。
那小子显然不知道,奇道:"你怎么知道爹要卖你?不可能。"
蝶儿很知道他的性子,懒得跟他说:"你自己回去问问就知道了,在我这儿问什么问,要走快走!"
那小子果然就真走了。
唐宝云还有点担心,蝶儿说:"蠢的很,又死心眼,不叫他试试也不知道好歹,表嫂别担心,我去跟老太太说。"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