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谨慎小心,却到底不合意,察觉不了他细微的意向,越发烦闷,大理寺卿走了,心里反反复复想的也是他汇报的那些事。
恰逢白季庚来回报陆终的情况。
他如今还是中书舍人,不过略有不同的是,总算真正做了中书舍人该做的事。卫燎亲征出京前把他放到中书省参赞,又因为受陆终提拔,总算稍有起色。
如今进士号称天子门生,和朝臣除了授业恩师之外,是不能互称师徒的,然而到底也不妨碍当做子侄辈来往。陆终看好他,两家又沾亲带故,况他毕竟当年大出风头,只要避过一时锋芒,日后前程还是可期,于是陆终也颇为看重他。
卫燎回来之后,还来不及给他挪挪地方,眼下就出了这么一件事,陆终是就近在骊山行宫疗养了,白季庚得了卫燎口谕去照看,既然陆终已经醒了,还有话说,自然还是该他过来转述。
陆终年纪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好,幸而他也只喝了一杯,毒- xing -当下就发出来了,御医诊治的及时,昏迷了没有两天就醒了过来,见白季庚正在身边,问过两句话,心知此事是不能善终的,自己口述,白季庚执笔,写就表章,让他送过来。
白季庚经过卫燎亲征那段时间的历练,看着是沉稳不少,心- xing -也算是得到磨砺,过来简单的说了陆终的情况,又递了写好的表章,就出来了。
正碰上傅希如。
两人心里都有事,在门口互相一颔首,打过招呼,白季庚仍然回去在陆终那里照料。
那表彰上写的是什么白季庚一清二楚。陆终的身体到底是坏了,须得长时间的将养,因此上表乞请辞官回乡,同时又将朝中梳理一遍,举荐了几个年轻人,说的话诚恳,语重心长。
陆终是三朝元老,年高德劭,资历可观,就是卫燎也不能等闲视之,何况他此次怎么说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警醒卫燎,就算要辞官,也该是风风光光的走,要卫燎再三挽留,陆终不恋栈权势,最后才无奈的让他走,想来不是迫在眉睫的事。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