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定国侯世子,果然有血性!
第 64 章[二更]
这场闹剧最终以仁安皇帝大发雷霆,将翟修和太子一同训斥一通而结束。
在太子回京的第三天里,陛下亲命太子为大将军王,立即出发清扫各地乱军。
这次没有翟修从中作梗,是仁安皇帝直接下的任命,自然不会卡着军权粮草,而让太子在战场上为难。非但如此,陛下还说太子出征后,朝中各部须全力配合,不得使太子行事上有丝毫不便。
毕竟仁安皇帝就是被各地乱军闹出病来的,只要太子能出兵平叛,只怕让他让贤当太上皇他都愿意。
然后太子又点了戚无为的将,仍旧任他为抚安大将军。戚无为二话没说,骑着马就跟着太子往南边去了。
朝臣们,尤其是见识过戚无为给翟修难堪的那些人,对戚无为的举动又是一言难尽的样子。戚世子,你是不是忘了,你昨天刚说杀父真凶不伏诛,决不领兵的吗?
本来他们还在看翟修的好戏。稍微有脑子的都知道定国侯是谁杀的,毕竟整个朝堂上,和定国侯有恩怨的,就他翟修一人。
翟修对政敌,会直接武力毁灭这个认知,当时吓坏了好多大臣。自此以后,都没有敢反对过翟修的话。
戚世子好不容易打脸一次,朝臣表示还没看够呢,怎么戚世子就出征了?
这群朝臣中,就有许恪的上司户部钱尚书。见钱尚书把自己憋的都上火了,许恪忍不住提醒他,说那句"绝不领兵"的人,可不是戚世子啊!
那句话是严律己说的。
……
翟修在太子出征一事上,没能插上半句话。
此次他失了面子又没了里子,整个人都yin沉沉的,随时能化身喷火龙,谁触霉头谁挨骂。
而和戚无为牵扯不清的许恪,就首当其冲,被找了好几次茬。
许恪面上不显,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背地里一转身就将这段时间查清的,丘民下属地方官名单,还有贪腐的证据送给了戚无为。
他想的很清楚。打击敌人,就要从根本上做。言语上的便宜能占就占,不能占,也不会少一块肉。
……
因为有了便宜行事之权,再加上许恪暗中递来的证据,太子一路南下,也在一路收拾那些朝廷的蛀虫,罢官收监大动作频频。
那些人若深究起来,和翟修牵扯颇深,只是因为太子如今不在京城,便打算押后处置。
就这般,也足够翟修恼火了。
自从去岁大营朝起了战事,这政事就渐渐脱离了他的控制。他还犹自未觉这般状况,实因多年来贪婪种下的恶果,只将矛头对准了办事越加老练的太子身上。
而给太子使绊子的最佳方案,就是在陛下面前,给太子上眼药。
无视他跑到陛下面前哭诉,说太子殿下手段狠辣,容易失去民心。说如今正是聚集力量收拾叛军的时候,实在不易对地方官过多苛责。又说陛下如今正在病中,太子这般行事,毫无为陛下祈福之心。
他这一番话,几乎给太子定下不忠不孝的罪名了。
可惜翟修这次,踩到了仁安皇帝的痛脚。
仁安皇帝自从太子出征后,就不再做噩梦梦到先帝骂他,他心里觉得这就是先帝认可太子的做法,既然先帝都认可了,他又如何会有异议?
那翟修这般诋毁太子,当真其心可诛!
仁安皇帝将翟修骂了一通,说他当丞相十余载,将天下治理成这个样子,竟还有脸面指责太子?有这个闲暇,还不如回家好好反思自己错在哪里!
平心而论,仁安皇帝这话,说的一点没错。翟修灰头土脸从宫中出来,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向长翅膀会飞一样,传到了诸位大臣的耳朵里。
翟相在陛下面前吃了挂落,这是在很稀奇!
翟修之所以有今天的权势,也是因为,仁安皇帝一直标榜君臣相得之佳话的缘故。陛下放心大胆地将朝政jiāo给翟修,才渐渐养成了翟修这么大的野心,朝臣又不是不知道。
正因为翟修太过得宠,所以朝中都没有人敢直接和他硬杠的,唯一一个敢正面杠的,也就是横死的定国侯了。
如今陛下竟呵斥了翟修,说他丞相做的不好!这几乎意味着,翟修要在陛下面前失宠了!
群臣又开始隐隐激奋,三三两两相约喝茶下棋,互相隐秘地打探,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