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光凭猜测,显然无法说服新帝。
他想了想,问:"jian相从前在宫中也有势力,陛下有没有查过jian相和谁接触较多?"
新帝道:"这个自然查过。太上皇禅位当天,jian相的眼线全都一网打尽,朕相信不会有漏网之鱼。"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许恪自然也不好顶撞新帝,没想到拖了半个多月,这件事仍然毫无进展。
等他出宫回到国公府里,恰好戚无为的回信也送到了,许恪立即扔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杂事,拆开信认真看起来。
戚无为在信里先是直诉衷肠,又云剿匪颇有成效,不出意外,下次围剿就可大获全胜。最后十分感慨地提了一句,翟修孤儿出身能成一代权臣,本殊为不易,却走了错路láng狈至此。
许恪将信默念两遍,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来。
他急急出府去找许忻,这件事,恐怕只有许忻知道的比较清楚了。
……
许忻听完许恪的问题,有点懵,"你想知道翟修是怎么当上丞相的?"
许恪点点头,说:"他出身贫寒,总不至于全靠自己会读书就成一代权臣吧?这天下会读书的人那么多,也不见个个都是朝中重臣。一定有人在他背后推他往前走。"
大营朝虽也有科举,可是科举取士终究还是少数,一个读书人,三年一次大比,中举就像中彩票那么难。而如许恪,只通过翟修的推荐,就能三年里升到三品侍郎。
虽然换了一任皇帝,他这个三品侍郎也没有被宣召继续上任,但是也算是他人生中辉煌的历史了。
许忻想了想,道:"幼时我到他家,他还不是丞相,的确有一个宫里出来的内监常来家里做客。翟修都是秘密会客,你说的可能就是那个人。"
许恪道:"宫里的太监和他来往也不稀奇,翟修在宫里也有门路,要不他能十多年荣宠不衰?等等----你说的那个太监是谁?"
许恪猛然想到一个人,他先前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
只听许忻道:"就是那个卫公公啊,他不喜欢被称为公公,翟修老早都提醒我们要叫他内监大人。所以我记得清楚。"
果然是他----仁安皇帝身边的第一内监卫祁!
……
仁安皇帝惴惴不安地拿着诏书,问卫祁:"这有用吗?"
卫祁扶着他,答道:"我的陛下哟,您是太上皇,太子殿下也得听你的。这个月连讲道的道长都少了一半,再这么下去,满宫里还有谁知道有太上皇啊。您不过是下个诏书,督促内务府的人不得怠慢,有什么不行的?"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