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放。屁,你这恶毒的小妞,你妈就好这一口!"
仗着叔叔和各位邻居,苏敏踹了他一脚:"我呸,我妈会看上你这种货色,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
"你,你总有一天会栽在我手里!"
苏敏没搭理他,而是进了屋子找了一副绳索出来,递给苏qiáng生,"叔叔,帮我把他捆起来,我明天要把他送到派出所。"
苏qiáng生诧异地看着侄女,仿佛不认识似的。这是15岁的姑娘么?可明明就是15岁的姑娘啊。
苏敏知道私自绑人犯法,但是在这种乡下地方根本没人管这些,在97年甚至没有人用电话报过警,都是直接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去派出所报警。
普法还没有普及到这个穷乡僻壤。
苏敏想去借电话报警,但是她这两天已经够出格了,不宜太过,毕竟她只是个15岁的,连县城都没去过的丫头。就算报警,深更半夜也没有人出警。
这个空档,看到绳索的李chun成真的怂了,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拔腿就跑。这么多男人的眼皮子底下,其实岂是说跑就能跑的,不肖一分钟,几个人就把他团团围住。
这村里凡事目睹过中午的事情的人,无不感到痛快。在一个15岁的女孩面前,他们感到自惭形秽。
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联起手来对付李chun成,梁美清事件是个催化剂,欺负孤儿寡母,他们有充分的理由粘合在一起,打倒李chun成这个恶霸。在之前每一次势单力孤的吵架里,他们都没有想过要如此qiáng硬。这种恶人其实就是欺软怕硬,得寸进尺。
李chun成被绑了起来。
bào脾气的孙奶奶从媳妇屋里出来,上去就戳着李chun成骂:"禽shou啊,禽shou,你这个禽shou白眼láng,你当我们苏家人都死绝了是不是,这么好欺负?今天就算你爹从坟墓里爬出来,你娘从山上下来,我也不会放过你……"
李chun成被扔在苏家粮仓边上,丢人的事情做多了,也没觉得这有多丢人。他骂骂咧咧地诅咒着孙奶奶,"你这死老太婆,不得好死的老太婆,克夫克子克全家的死老太婆。"
接着是没完没了的对骂。
人群渐渐散去时,天已经蒙蒙亮。
苏家一家人坐在厅里安抚梁美清。
梁美清并没有寻死觅活,只是变得沉默寡言。
她自小在镇上学裁缝,嫁给苏敏爸爸后,在街上的小合作社里租了个摊位,做衣服。赚不了多少钱,但好在都是现金jiāo易,时间自由支配,地里忙时回去帮丈夫,闲时多接几件衣服,贴补家用。
她和丈夫关系说不上多恩爱,但也还过得去。丈夫好赌的毛病,他常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这种说法,梁美清不赞同,谁知道哪天你就从小赌变大赌了。再说了,家里经济本身就不宽裕,哪来的钱让你小赌?
当然,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他们做了十年夫妻,基本的依赖和感情总是有的。一个农村妇女突然死了老公,还欠下一屁股债,就等于没了主心骨,天塌突然塌了,女儿成了她唯一的希望。
一件衣服两块,三块,村子里人口本就少,加上成衣的快速扩张,梁美清的收入急剧下滑。她开始每天起早贪黑,田里摊位两头跑。早上天不亮去gān农活,白天在合作社车衣服,傍晚回村里后继续gān农活。和她一样中年丧夫的婆婆,身子骨硬朗,能够帮衬到她,地里的收成刚刚够她们祖孙三人解决温饱,其他开支完全靠裁缝收入。有时候,接不到衣服,她便跟着建筑队到处帮人盖房子,挑砂浆,gān点苦力活儿。辛辛苦苦这些年,她总算是把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还清了。村里的人,说起她,无不对她竖起大拇指。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但是梁美清门前没有是非。徐娘半老,仍旧掩盖不了风情,又正值láng虎之年,这些年不是没有汉子撩过她,苍蝇只盯无缝的蛋,她从来没有给过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机会,渐渐的也就没有人再去碰钉子。
但是,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年轻的寡妇可以一直坚守节操。
这不,果然,她就招惹上了李chun成。qiángjian?谁他妈的信呀。然而农村人就热衷于谈论这些倒灶的风流韵事,此时早躲在各自的被窝里聊着这事。
苏敏想,也许她做错了,当时把李chun成吓跑就行,不需要这么大动g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