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最为为难的就数何大娘,他们一家六口人刚落户杜家村,身无旁物,粮食都是从村里借来的,家里几个人的身子骨经过几年的损耗,都不是很硬朗,需要补,即便是病人家属送来的吃食,都被何大娘用来给陈老爷子还有两个义子补身子,他们还要接济还在牧场的岳老爷子他们,还有远在天一方的儿子,几乎就存不下粮食。
何大娘对于陈晨和陈曦两个孩子跟在延年明书身后玩,心里十分高兴,陈曦那个孩子,自小就没有朋友,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现在孙子脸上有了笑模样,她不忍心它再次消失,从留下来准备孵小鸡的蛋中数出八个来,给沈家送去。张珍珍见了,知道这是陈家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也不推辞,从何大娘手里接过来。
妞妞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张珍珍每天都要蒸一个蛋黄喂给她,有时还拿出两个鸡蛋蒸上给几个孩子解解馋,空间里头的鸡还没有长成,家里的鸡蛋显然就不够用,张珍珍还打算从娘家再拿几个鸡蛋回来呢。
辛苦了一个月,张珍珍和沈安平总算把空间里头的粮食收回家,至于那些苹果,他们也收了一部分回来,储存在家里头,空间里今年收获的食物,就够他们家吃喝好几年,两人把冬小麦种上,空间里的农活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沈安平是个闲不住的,趁着空间里头的还没有到冬季,剪了桃树苹果树梨树芽,到山上找了果树苗给嫁接上,改良品种,等过了几年他家的果树挂果,也不会太突兀。
随着五月份的临近,沈安平和张珍珍都有些不安,沈安平加大了对时势的关注程度,每天都会翻阅报纸,他们这个地方,比较偏远,通常报纸到他们手里已经过了四五天,即便这样,这也是他们能了解时局的最快渠道。
每天翻阅报纸,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与空间里头的历史资料做对比,沈安平夫妻知道该来的还是要来,当初他们年纪都还小,还不到记事的年纪,稀里糊涂就这么过了,现在他们是成年人,面临的冲击会很大,尤其是他们的职业和身份。
“珍珍,从现在开始,你就不要离开杜家村,有咱爸和村长在,那些人不敢闹事。”以前为人师表的光荣职业,到现在却成了催命符,尽管张珍珍已经不在王村教书,但是谁又能预料到今后的事情,尽管他们是重生的。
“听你的,不过,你在单位也小心一些,千万别得罪人。”张珍珍担心的说道。
“我你就放心吧,怎么着也不会闹到我头上,论出身,咱家可是贫农,苗红根正。”沈安平家是贫农,也就是这个时候,这个出身值得骄傲。
“咱们这是小地方,一时半会还影响不到咱们这里,以防万一,家里以后有什么要买的,你都写一张单子,我去买,你就安心待在村里头,我没有去分场的时候,每天都回家住,要是我不在家,你就带着孩子去娘家住或者让延年住在家里头。”沈安平皱着眉头说道。
“你这也太夸张了,咱家的邻居就是明诚和明信,有事喊一嗓子就成,那用的着这么费事。”张珍珍抱着妞妞的手紧了紧。
“你听我的没错,还是小心些为好。”沈安平劝道。
“行,我听你的。”
“还有,你把咱家里东西都检查检查,不该有的东西都收进空间里头去,我明天就把放在牧场里头的书带回家,你留下两本在外面,其余的放到家里头。”沈安平不放心的说道,红卫兵抄家抄的厉害,谁都不能保证,这帮人会不会抄到他们家来。
“这个我知道,你是不是去买两本□语录和一张主席的画像回来,这些东西可是家里必不可少的。”接下来十年吃饭买东西,开口说的第一句就是□语录,这红宝书就是圣物,沈安平至今都记得,当初他学写字,把墨汁滴到了红宝书上,被他爹狠狠的打了一个耳光,因为这个行为,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全家都得被批斗。
“安平,你是不是去提醒一下陈叔和村长他们,咱们帮人帮到底,总得有个应对。”张珍珍放下手里的针线活,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我去找村长和陈叔说这事。”沈安平不欲张珍珍过多的参与此事,他心里已经有底,说什么也不能把陈老爷子他们重新弄到牧场里头去。
“那你小些一点。”张珍珍知道自个男人的意思,也就没有再多说甚么,只是吩咐沈安平小心一些。
惠安牧场是国营牧场,直接归省里农垦局管,林县这边根本就没有权利管牧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