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头,“既然想好了,那我也没什么意见,关于成亲的事儿还得再等等。”
常怀不解,一脸问号的看着她。
明烟......
这小兔崽子真是该打了!
这媳妇还没娶进门就忘了娘了。
“我阿娘去世一年,按照习俗要守孝三年,亲事得等出了孝期再商议,董姑娘你可等的起?”
啊?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常怀的眼睛里浮上一抹愧色。
“对不起阿姐。”
明烟抿唇,没说什么,“明天早上我带你们去看看娘。娘泉下有知看到你有了归宿也会高兴的。”
“嗯。”
董如珠如释重负,点点头,“都听阿姐的。”
“不过也不能让你这样不明不白的等着常怀,我想着先让你们定亲,把名分定下来。”
董如珠悄悄红了脸,低头不语。
常怀也不好意思的脸红了。
难得瞧见自家弟弟脸红的样子,明烟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臭小子,之前一口一个要娶人家怎么不见害臊?
这会儿倒脸红上了!
“家里可还有什么人,我们好准备聘礼。”
董如珠目光闪烁,毫不迟疑的回道:“爹娘弟弟都死在北燕兵的手里,家里没什么人了。”
“叔伯姑婶也没有么?”明烟问道。
总得问清楚了,免得日后有什么麻烦。
“没有!”董如珠激动的回道。
明烟抿唇,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
“走吧,我带你们去另外的铺子转转。”
这时青草从厨房的窗子探出脑袋,问道,“东家,晌午可回来用饭?”
明烟想了下,“回来。”
说完,便带着两个人出门了。
她先带着两个人去了地锅铺子。
进了早市,明烟问道,“看这可还眼熟?”
早市虽然重新规划过,但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建筑,常怀四下看了看说道。
“这是咱们从前摆摊的早市铺子。”
说着看向董如珠,介绍道:“我们刚来永福镇的时候,最开始就是在这里摆摊子,卖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