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年三十(一)
宋母听着从儿子嘴里说出来的话,差点没反应过来。什么?离婚了?
“她提的离婚?”
“对,是她提的离婚,这不是您一直希望的结果么?”宋浚面无表情地说。
“你这是什么话?我怎么会盼着你们离婚?我孙子还在她肚子里呢,我怎么能不要我的亲孙子呢?”宋母激动地说。
“您再背后和周元元说了什么您自己心里没数么?徐晴说有了我的孩子,您就忙不迭地催着周元元离婚,还让她打掉孩子,您现在还和我提孙子?”
“你这是指责我?我可都是为了你好!”
“为了我好?妈,您就不能尊重儿子自己的想法么?您是我妈,所以您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我都不能反驳,因为我尊敬您,元元为了我忍了您多少冷言冷语?”
“这么说我还给她受委屈了?你的意思是她和你离婚怪我了?”宋母听着儿子的话,一脸委屈。
“不怪您。”宋浚停顿了一下,“都怪我自己。”
后面的话宋浚没有说,都怪自己,怪自己好好的婚姻不懂得经营,好好的媳妇不知道珍惜。但是这些话宋浚说不出口,也没法当着外人的面说出口。
自己是犯错的一方,犯错的人不知错的时候尚且感觉不到什么,而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种悔恨就会在心里时不时地提醒自己曾经带给身边人的伤害,而这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呢?
宋父在旁边听了半天,勉强消化了这个事实,到底是男人,经过的事多,他之前还纳闷,自己这个儿媳妇这么能忍?没想到俩人早就偷偷把婚离了。
话说回来这也不怪儿媳妇,儿子差点在外面搞出来私生子,儿媳妇不离婚就怪了。可是话说回来自己这儿子自己知道,是出了名的疼媳妇,儿子对她那么好,怎么就不能原谅呢?更何况现在孩子都快生了,还闹什么呢?
宋父叹了口气,见宋母还要说什么,拉住了宋母,给宋母使了个眼神,意思是别掺和儿子的事儿了。儿女感情的事儿啊,父母掺和多了反而不好,容易成仇成怨。可惜这事儿老伴儿一直看不明白,总想管着儿子的事。
大儿子当初就是抵不过老伴的哭闹,听了母亲的话,听话地扔下了原来那个,娶了刘宁。可是自从那时候开始就没再看见大儿子开心过,大儿子听话地按着老人的意愿生活,虽然从来不抱怨,但是他开不开怀自己这个父亲再了解不过。
老伴儿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让大儿子带人回来,其实自己一开始也是反对的,但是看见大儿子和郑红在一起那种发自内心的开怀,自己就不再那么坚持了,有什么比儿女的幸福更重要呢?
马上就过年了,这些年自己和老伴从来没单独过过年,今年也是一样。儿孙自有儿孙福,再说自己看郑红那孩子也还不错,就成全了孩子吧。于是就有了这出先斩后奏,老伴的工作自己慢慢做吧。
……
一楼客厅,宋浚独自坐了很久。
外面陆陆续续响起鞭炮声,农村的新年前夕很是热闹。
自己和周元元一起过了三个春节,可是今年两人却分隔两地。
宋浚回想着今天和周元元争吵时自己说的话,忽然觉得自己原来有很多地方都没有照顾到周元元的感受。
母亲没少说周元元的坏话,有的时候是当着自己的面,有的时候直接当着周元元的面。
这些坏话在自己看来都有些无理取闹的意思,自己尚且觉得听不下去,更别说周元元听到这些话心里是什么感受了。
这两年来周元元对父母怎样自己都看在眼里,每到年节,周元元总是提前准备好礼物,吃穿和补品无不周全。周元元心里还是有这个公公婆婆的,但是自己母亲却对周元元有诸多的嫌弃。我一直试图劝说母亲对元元好点,但是母亲总是对周元元带着敌意。相反的,周元元从来没有顶撞过父母,哪怕父母的言语再刻薄犀利。
周元元或许是碍着我,才对父母诸多忍让。可是换位思考一下,一个处处被婆婆刁难的儿媳妇能做到这样,已经实属不易,自己为什么还要要求更多呢?
自己有父母,有兄弟姐妹,而周元元呢?她只有自己。
宋浚忽然很后悔和周元元吵了一架,很后悔自己没有换位思考,没有给周元元足够的爱和理解。
这一晚,宋浚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天亮。好不容易熬到早上,睡了一会儿,就被新年的热情吵醒了。
家家户户的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