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醉梦舞春秋 > 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节

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节

第四十三章 中秋佳节

中秋这一天终于来临,一大早菲洋就被春夏秋月拉出被窝开始打扮,菲洋还沉寂在半睡半醒状态,突然她们停下了动作都激动的痛哭流泪。

“你们一大早没事做来我这里哭谁呀?吵死了!”菲洋被哭声吵醒心里很不舒服,最讨厌别人打搅她的美梦了,昨晚好不容易没有做那么梦,好不容易有个好觉睡了,这才睡多久就被她们拉起来。

“小姐,您的容貌……您的容貌变回来了。”春月激动的说不出话,连王妃都忘记叫了,那是红玉的容貌,那美若天仙的容貌又回来了。

“容貌?快拿镜子给我看看,现在的我是什么样。”菲洋听到容貌变回来睡意全没了,高兴地要镜子观看,她一直不相信容貌可以变,现在不得不信。

“这……这是我,这怎么可能?为什么?难道……”菲洋被现在的容貌吓了一跳,虽然现在的容貌比她之前的美十倍,可是为何和梦里的那个女孩一样。

“王妃,您怎么了?这是您呀!”夏月看着菲洋惊恐的表情以为是菲洋太激动了,所以才会有这里的表现。

“对不起!我太高兴了,高兴的忘记礼仪了。”菲洋微笑地看着她们,怕她们太担心了,容貌真的是自己的吗?那不是梦里的人吗?

“王妃,王妃不好了,那个弹琴师突然病倒了,怎么办?”人还没有到声音就早她一步传到了,冬月急急忙忙地跑了回来。

“什么?怎么这么巧?这么短时间去哪里找弹琴师,就算找到了他也未必会弹王妃唱的曲。”秋月也着急地分析。

“姐姐,你们在讨论什么?干嘛都皱着眉头?”这时念雪走了进来,看着一屋的人愁眉深展的。

“念雪来了,先坐下我来告诉你。是这样的,晚上要去弹奏的乐师突然病倒了,现在让我们去哪里找乐师呀!她们是在为这个事犯愁。”菲洋把事情大概讲述一下。

“哦,原来是这事,姐姐不用着急。念雪多多少少也学过一些,也许可以帮姐姐的忙。之前也有人总是在晚上唱歌,念雪因无聊也曾经合奏”念雪笑着说道。

“合奏的人原来是你,我们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没想到是念雪姑娘弹奏的。念雪姑娘的合奏的真好,有念雪姑娘在就没事了。”秋月高兴地笑了笑,心里却暗想此事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好了,现在什么都齐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哈哈!晚上就看我的表现了。”菲洋高兴地大笑,对自己的安排很是有信心。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中秋起源

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

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

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