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地狱犬之眼 > 第5章 神臂军

第5章 神臂军

第5章 神臂军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年底,镇守云南的沐晟(黔宁王沐英次子)建议朱棣对安南用兵,朱棣表面上拒绝,暗地里却给他的亲信,也是靖难功臣的朱能、张辅下密诏,让他们做好对安南作战的准备,并要求他们组建一支“神臂军”,在战争爆发后进入阿瓦王国(缅甸古称)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这也是“神臂军”这三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史籍中。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6月,明军正式出兵安南,并且势如破竹。就在朝廷内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场战事吸引时,朱棣又密令一个名叫薛聚的将领,率领“神臂军”从云南出发,进入阿瓦王国内的果敢地区,并且一路向南,“密行深林,未知所踪,聚不为黔国公号令,兵事唯帝可知。”《国榷》中的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薛聚的部队从云南出发进入原始丛林,当时云南的最高军政首脑,是黔国公沐晟(傅友德、沐英评定云南后,沐英世守云南),但薛聚却根本不听沐晟号令,“神臂军”直接听命于朱棣。

毛世同的文章写到这一段时,我看到小雨用红笔在旁边批注了几个字:“薛聚也是靖难功臣,而且和郑和一样,是朱棣的贴身太监”。

看到这里,我心中一动:这就有点意思了,朱棣派一个心腹太监领着一支部队去现在的金三角地区,这是做什么?难道是找建文帝?

要知道,一直有历史传闻说,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之一,就是寻找在靖难之役中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

回到毛世同的这篇文章里,他说,在越南的《大越史记全书》(也是用中国文言文写就)里,也曾提及“神臂军”。说明军攻破升龙(也就是现在的越南首都河内)后,安南有一支军队逃到了升龙附近的一座山寨里。明军紧追不舍将之包围,但那座山寨地势极为险要,明军屡攻不克。明军统帅张辅无奈之下,写战报给朱棣诉苦。朱棣的回信说让他别着急,很快会有“天兵”来助。

过了三个月的一天清晨,还在睡眼惺忪的的明军忽然看到对面的悬崖峭壁上布满了人形的影子。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群猿猴。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猿猴”居然是和他们一样,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士兵。

而山上的安南军队也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有明军能够爬上悬崖峭壁,因此等到这些明军士兵爬上来时,很多安南士兵还在睡觉,稀里糊涂就丢了脑袋。

明军大获全胜后,张辅惊喜之余,问这支如同“天兵”一样的明军来历。这支明军的首领自称他们是“神备军”,直接听命于大明皇帝。张辅奇怪地打听这支部队在编制上,是否属于京城禁卫军三大营之一,以及来到这里是为了执行什么样的任务,“神备军”首领只是笑而不答,当天下午,就率众离开,不知所踪。

毛正同认为,这里的“神备军”,就是中国典籍里的“神臂军”。而且,从种种迹象上来看,这些“神臂军”此后一直就在那一带活动,即便是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并且从安南撤军后,也这支部队也没有回国。

而且,明朝的皇帝似乎一直非常关注这支在永乐年间奔赴异域,执行神秘任务的部队。

比如正统七年,明英宗朱祁镇就曾派使者前往西南阿瓦古国,试图与“神臂军”取得联系。使者这一次有没有见到“神臂军”的人,史无记载。但第二年,使者回到北京,与朱祁镇密谈了两个时辰,内容不得而知。密谈后,朱祁镇立刻令锦衣卫将还在北京居住的、薛聚的父亲和兄弟三人逮捕入诏狱,这三人最后都死在诏狱之内。

此后,明朝历任皇帝都会派使者前往阿瓦,拜会阿瓦国王。但毛正同分析,实则这些使者在和阿瓦国王会面后,都会前往果敢地区,深入原始丛林去寻找“神臂军”,试图与“神臂军”,或者“神臂军”的后裔取得联络。

到了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元月,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皇帝忽然下令追封薛聚为宁远侯,说他“不辞辛劳,埋骨异域”。而这,也是薛聚与“神臂军”最后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典籍里。

这些都是中国史册典籍中的叙述。

而在现在在果敢地区还有金三角其他华人聚居的地方,仍然有关于“神臂军”或者“神备军”的一些传说,说阿瓦国第十七代国王曼勒支统治的第六年(大约是1408年左右),在金三角密林深处的某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批神秘的人物,只要有人靠近他们的驻地就格杀勿论。

当地人起先还以为是野人,但后来发现居然是穿着明军军装的士兵。这些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