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上城里
谢小米说到这里,抬头看着阿有笑了笑:“好了,我们走吧。”
阿有抿唇轻笑:“也好,走吧。”
两个人一路上,倒也算有说有笑。阿有说,有集市的镇子离这里不算很远,街上很热闹,有卖各种各样的东西的小摊子,有许多落霞村时的人见都未曾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谢小米却突然打断他的话题,问了些旁的:“阿有,我听娘说,你本名陈佑恒,你爹是个读书人,那他一定教过你很多东西吧?”
阿有愣了愣,片刻后,笑得有些苦涩:“这里很少有人唤我的全名呢!我爹他,会很多东西,也教了我很多东西,可惜我学艺不精,未得他几分真传。”
“会画画吗?会写字吗?能流利的读下一篇《新论》和《世说》吗?”谢小米笑眯眯的问他。
阿有愣了愣:“会画画,也会写字,也能流利的读书。那些年日子过得很辛苦,但该教我的东西,我爹一样都没舍下。”
“那就好。”谢小米歪着头看他,“阿有,你在外面跟你师父做什么?”
阿有被谢小米问得有些不好意思,停了片刻才道:“跟着师父做很多,行船,贩货,各种各样能赚个温饱的活计。师父说,他带我出门不是为了让我赚钱,而是为了让我看世界。他说只有多看这个世界,眼界和心胸才能开阔,对待人和事,也会有所不同。”
谢小米点点头:“可见你师父,是真心待你的。万千世界,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不同,才能有更多累世经验,这些都会为你的将来做很好的铺设。”
阿有听她这么说,不由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听你说的话,倒是越来越不像从前的那个谢小米了。”
谢小米也笑了笑:“是,也不是。人在经历生死之后,待人待事,总会有所不同的。”
阿有想了想,低头一笑:“也是。”
谢小米噗嗤一声:“也是什么?”
阿有耸耸肩:“觉得你说的很对,跟我爹还有我师父说话的口气很像。我爹也常说,人只有走出去,才会有更好的人生。我爹活着的时候,对我有很深的歉意,因为为了躲避仇家,他不得不让我一直困居于此,日子又过得极其清贫,也没学着什么好东西。”
谢小米不由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阿有,不必对过去有所歉疚和失望。对了,你还打算和你师父再出一趟远门吗?”
阿有挠了挠头:“不了。师父说,每年过完年他会带我出去一次,半年后回来祭拜我爹,便不用再回去,而是让我潜心做学问,来年回来他会检查我的功课,而我呢,暂时先能饱了自己的肚子再说。”
谢小米一听,眼中露出欣喜的光芒,原本她还想着,也许劝阿有暂时留下会有困难,没想到他师父居然让他在家呆上大半年,那便正如了她的意。
阿有见她笑得别有用意,问她:“对了小米,你要上镇上买什么东西?这么着急,一定要今天去?”
小米看着阿有,脸上的表情十分严肃,看得阿有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阿有,我问你一件事,你只管说你愿意不愿意。”她说道。
阿有看着她的眼睛,片刻后轻轻一笑,点了点头。
小米随即说道:“我今次到镇上,原本是为了给小南和你置办拜师所需六礼,好等回去以后,让你和小南拜宋繁秋宋夫子为师,让他好生教导你们。”
阿有听完她的话,顿时怔住。过了半晌,他略略蹙眉看着小米,问她道:“你,你又怎么知道我会听你的话?再者说,宋夫子,他的学问,未必就比我爹还有我师父,能教给我的多。”
小米抿了抿唇,面对着阿有,郑重其事的道:“先说愿不愿意,再问我原因。”
阿有看着她,哑然失笑,随即郑重的道:“我当然愿意。”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是父亲死前常对他说的话。父亲将他未竟的心愿都系在他身上,可他徘徊迷惘了许多年,有些无从去着手。
谢小米听他应得,顿时笑了起来:“你答应了我,我当然也得为你答疑解惑。我并不知道你就会听我的话,我只是在做一个赌注,赌你是个有抱负的人,赌你也勤学好问,眼光长远。至于宋夫子,他本就不是寻常人,我也是昨日陪小南在外面闲逛的时候,无意间得知的。你若能和小南一起拜在宋夫子门下,我相信,以他的学问和才能,至少能让你们从这秦州地界脱颖而出。”
阿有看着她,眼神略带惊讶,等她再看过去时,他的眼中只剩一汪深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