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就更不用说了,从最初的QQ到之后的游戏,每一步都有无数对手,都是靠着腾讯特有的产品经理文化和快速优化的“复制”胜出,最后“抄袭”之名响彻江湖,直到3Q大战才有所改变。
可以说,他们无不是历经百战,各自殚精竭虑,手段百出,最终才笑到最后。
隋波很清楚自己的能力。
而且,多线作战风险太高了,他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甚至精力去全面布局和战斗。
什么都想要,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什么都没有,甚至一败涂地。
前世时,百度做电商和社交;阿里做社交和游戏;腾讯做电商和搜索……,全都失败!
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企业从成立之初,就会形成自己的基因。
能够在自己的赛道上做到最好就非常难了,盲目扩张版图,并非明智之举。
记得前世时,百度老李曾经说过,自己每天早晨5点多就“被机会叫醒”,因为机会多到睡不着,必须决定把哪些机会放弃。
懂得选择和放弃,是一门大智慧。
那么,隋波想,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方向呢?
这就需要结合未来的大势风口,和他现在起步能够拥有的资源来分析了。
他现在只是个大一新生,资金、人才都缺乏。
还好,通过《第一次亲密接触》,隋波在BBS上和高校里积累了一些名气,至少他挖掘想要找的技术人才,应该能轻松一些。
搜索方面,想要找到能和老李相媲美的技术高手,隋波想来想去,国内唯一的选择就是现在水木计算机系大二的王川了。
只是从技术储备上落后太多了……
要知道,这时候Robin已经在美国搜信获得了超链分析技术专利,王川只是个计算机方面有超强天赋的大学生。
很难说即使有隋波在方向上的提点,王川是否能在老李1999年底回国创业前,搞出搜索引擎来……
只能试一试,成固可喜,败也无妨。
但前搜索引擎时代的分类导航网站,倒是可以搞一搞的,如Hao123。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分类导航网站的作用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既然放弃了门户网站,又对搜索没有十足的把握,信息类关系的广告盈利模式就不能作为隋波的未来核心业务了。
再看增值服务模式。
国内互联网发展历史,提起社交,增值服务,就离不开一个词,腾讯。
掌握着国内关系型数据牛耳的巨头。
QQ,则是互联网江湖不朽的传说,唯一从互联网初期,一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始终长盛不衰的即使通讯软件。
看似简单。
但只要想一想,那么多年的时间,江湖中无数聪明才智人士,无数的技术高手,为什么没有一款即时通讯工具能够打败QQ?
仅仅是QQ的先发优势吗?
不,腾讯真正令人生畏的,其实是隐藏在小马哥腼腆斯文面容下的精明。
这种精明,在于对商业模式的敏感,在于对用户的极致分析,在于对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创新……
更重要的,大多数腾讯的竞争对手,只是程序员。
而小马哥,不仅是程序员,还是一个商人。
现在小马哥还是马站长,QQ也还没影子。
想到前世的万亿腾讯,隋波当然垂涎。
可是,他非常清楚小马哥的强悍,不会轻视他表面的斯文温和。
这样一个集极客和商人于一体的高手,如果不把他放在预设的轨道上,是非常危险的!
隋波最大的资本,就是脑海中对前世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先知。
他不能想象,如果小马哥不做QQ,会再去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产品来,把这一世的互联网江湖扰乱成他不认识的模样……
所以,对于增值服务模式,隋波考虑良久后,觉得最稳妥的策略,是和小马哥打好关系,按照历史进程,在几次腾讯难以为继的时候入股就好。
这样,既能利用小马哥的产品能力,按前世那样发展腾讯,他也能分享未来的红利,这是最经济也最实惠的选择。
最后,再看佣金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平台模式,包括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归根结底都是交易型关系。
这也是隋波深思熟虑之后,才选定的自己未来发展的核心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