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也在大笑中端起酒碗,在任素溪嗔怪的目光中,连斟三碗,连干三碗。
酒气之豪,让想找借口耍赖不再拼酒的晋绥军两名少将也无话可说,只能伸出大拇指表示佩服。
刘猛在此刻,少说也是喝了三四斤白酒了,却跟个没事人一样。
基本上到此刻,所有人都知道,刘团座这体型,不光是用来打仗的,也是可以拿来装酒的。
就依他现在这表现,别说现在的几个人,就是再翻一倍把晋绥军的团长们都喊来,恐怕也有点儿悬乎。
“刘老弟,你这次协防忻口,说是协防,其实老汉我就把忻口防线交给你了,我晋绥军的驻防部队,完全听从你的调遣。
现在,你是不是能跟老汉我说说你的防御计划了?”山西老汉明显没喝多,直接把话题拉倒了最关键的问题上。
“还有啊,你说的那个战术,老汉我现在多少有些明白了,是以步兵营为主体,三个步兵连在防御作战时是分为左中右三面,攻击时也是以一步兵连为箭头,另外两个步兵连则和小鬼子的战法差不多迂回左右两翼,即分散敌人正面阵地火力还能防护主力攻击点的两翼。
剩下的一个步兵连捏在营级主官手里当做预备队。
只是,我怎么看着这不要是集中兵力和小鬼子打打仗,而是是要以一个步兵营为独立作战单位的意思?”山西老汉紧跟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刘猛顿时在心中暗道一声厉害,怪不得这位能在山西稳稳当当的经营数十年,他仅仅只是说了编制,这位竟然就看出他这编制里包含的深意。
还真的不是浪得虚名那!刘猛也只能叹服。
别看他现在在这儿纵横开阖,谈论大势牛逼到不行,但那是建立在他拥有比眼前这几位多了八十几年的经验的基础上的,如果真要把他放在眼前这位面前的位置,刘猛知道,绝对是差得远。
但是,他终究还是被老天爷给开挂了。
做为来自未来的他,是知道在几个月之后山西就要被日本人作为主要进攻目标;而山西老汉为了在最先限度上保存实力,在太原会战结束之后便采取了灵活作战的方式,晋绥军司令部也撤出太原,整个山西境内仅有1.8%没有被日军占领。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在被日军占领的地方就完全没有中国军队的存在。
分散驻扎的晋绥军和红色部队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抵抗,这也直接导致了日军在攻下山西大部分地区之后再也无力向陕西境内入侵。
而如此一来,刘猛提出的这种三四制编制出来的步兵营为单位作战的战术方式就特别适用了。
无论从人数还是火力上,都至少能和一个日军步兵大队对抗而不吃亏。
甚至,在班排轻武器配备上,还犹有过之。
按照他的规划,日军一个等同于步兵排的步兵小队,也才2挺轻机枪和2具掷弹筒,而他所计划的编制却是4挺轻机枪和4具掷弹筒,是日军的两倍。
至于这些武器能否配齐,刘猛还真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以山西老汉多年来攒下的丰厚家底,按照这样的标准装备部队,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同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种战术很快就会被山西境内的红色部队所掌握,这也算是他尽的一份力。
刘猛很期待看到,在日军大部队占领了河北山西等北方土地后,派出以步兵中队或步兵大队为骨干力量的扫荡部队进山后,却遭遇的是火力在他们之上的红色部队或是晋绥军以营连为单位的队伍,小鬼子是不是还能向曾经的时空中那样占据着足够的优势叫嚣着中国人胆小如鼠一见他们就躲进山了。
即便是缺少装备的红色部队,只要给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武器,华北的日军再想向曾经那样就靠着数目并不太多的日军二线兵和大量的伪军来维持对占领区的统治,而派出大量精锐部队南下进攻华中华南,那是想都别想了。
按照刘猛的计划,等到在忻口打完这一仗之后,不管能拖延多长时间,给日军增加多大的伤亡,他都要接触一下即将被改编成第八路军进入山西境内协防的红色部队。
到时候如果红色部队也能接受他的意见,像这样整编,最少能在华北拖住日军两个师团。
至于装备,已经迁至潼关的兵工厂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足够的武器,但是日本人手里有啊!
只要小鬼子对山西展开进攻,刘猛就有把握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从他们手里抢来大量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