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死荐之书
四十四
乔楠后来面对警察的询问,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只能以身体原因暂时退了回来。但是他也看出了那位男警官丁凯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反而是那位女警官对自己,好像还是比较有好感,所以一直在帮助自己圆着场。
可是拖又不是办法,临走的时候,他不得不答应二位警官,明天下午还要在这个地方再次进行会谈,到时应该如何面对警察过于敏感的问题呢?
他实在是不知道,但是他的内心深处隐隐还是有一吐为快的冲动,因为他知道民族大义和个人恩怨之间的差异,和本质的区别。他不在乎自己会不会受到连累,正好相反,他甚至还又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希望籍着这个机会能去体会一下牢狱之灾……
他洗漱完毕之后,看了一眼表已经23点多了。又已夜深,却仍旧无心睡眠。他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了白天所说的誓死劝谏之事,情不自禁地打开了电脑,从尘封的文件夹里,找到了当年那封劝谏信,借着深夜的徐徐微风,清了清脑子,开始慢慢地品味着当年的风云人生:
读《辛亥革命有感》
孙中山先生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随着各形各色的人员在身边飘忽不定的徘徊,我不禁要问——现在的枫源集团到底怎么了?
以前我们为之自豪的枫源体系和我们为之骄傲的集体,为什么在现在统一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为之奋斗的动力呢?以前我们艰苦创业的合作精神和不离不弃的兄弟友情,为什么变成了羡慕、嫉妒、狠,变成了敬而远之了?再以前,我们的满怀抱负和远大理想,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实际、越来越功利,变得让自己都羞愧难当了?
我们到底怎么了?是我们的错,还是谁的错?
不想谈大环境,谁都知道不好,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不好,还是有人活的很潇洒、生活的很惬意,所以不想谈大环境,那只是自己给自己、自己给他人的一种解脱说法,只是想继续像阿Q一样自欺欺人罢了。
那我们到底怎么了?是我们错了?还是我们变了?
我们错了,错在有那么几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只靠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就认为自己的翅膀硬了,可以飞了,那真是雏鹰展翅恨天低呀;我们错了,错在我们的长辈的心够狠,明明看见我们懵懂的、好高骛远的心态,但就是没有及时给我们泼一盆冷水。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我们自以为团结的、可以打硬仗的团队,实际上就像共产党早年的革命队伍一样,什么样想法的人都有,有为实现抱负理想的、有为升官发财的、有观风了望的、有逼不得已的、甚至还有顺水摸鱼的,这样一个团体,这样一群人只能共富贵不可能共患难;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想法多多的团体中,又被人为的划分成几足几足鼎立的局面,像枫林、枫叶、枫彩等子公司,再加上总公司的设计院、采购部,到处是暗藏心机、勾心斗角,大家可能都不想害人,更多的是只想自保。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心照不宣的驱动力和自以为是、各管一摊的心态,造成了我们这艘还没有起航就已经腐朽不堪的船,如果勉强下水势必沉没的悲惨命运,我们并不像表面的充满朝气的现代化企业,反而更像腐朽昏庸的国有企业。
时间飞逝岁月如歌,我们都变了,两位领导变得更像帝王一样喜欢‘听朝听政’,大臣们自然都学会了阿谀奉承、报喜不报忧;领导变得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部下变得束手束脚、原地踏步;领导变得刚愎自用、缺少耐心,属下变得听之任之、不敢造次。现在都成什么了?我们哪像一个集体,哪像一个队伍,完全变成了家族制、变成了君主制了,我们不想要求民主,但是我们不能永远活在领导画的圈圈里。变化是在细微中完成的,当局者迷这句话非常到位,如果没有别人的提醒是不会发觉的,大家都在朝着适应目前这个局面或者说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向转变。二位领导因为已经不考虑小康和待遇,所以朝着更适合自己的节奏转变,希望有飞跃,但是目的是体现自身价值挤入上流社会,所以巩固、求稳是上策,不求有大的变化,不能有大的变动,只要公司还在上升,哪怕等上10年、20年再上市,是可以接受的;中高层就不一定接受目前的现状了,因为还有很多人都没有达到心中的目标,再被老婆发现私藏的小金库后就经常很拮据,所以有些人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捞点小实惠也无可厚非,但是还有不会捞的或不敢捞的,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期待着上市的早日到来,上市对这些人来说是个质的变化,可能改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