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
萧太后心里很清楚,还没有等攻破城池,制服宋朝兵马,先折了自己一员能征善战的主帅,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
就在这个时候,宋真宗赵桓一行,在寇准的坚持下抵达了澶州,当听说辽军主帅萧挞凛被周文质射死,众位特别高兴。
此时他们正和辽军隔河对峙,为了鼓励士气,寇准赶紧劝皇帝过河督战,来增强将士们杀敌的信心,并对宋真宗道:
“皇帝亲临敌阵前,士气大增预兆来,没等赶到敌帅死,真是难道好兆头,击溃辽寇在今朝,登高一呼激将士,挥师出击猛追杀,从此北方定大局,顺势收复十六州。”
听到寇准的激励,宋真宗赵桓心里也是万分激动,热血喷涌,可他担心辽国将士们的凶猛,寇准这么说,当着众多将领面,他又不好推迟。
所以皇帝坐在那里沉默不语,也不说自己过不过河,作为皇帝当然希望将士们,能奋力冲杀,把敌人击退收复河山。
可一想到凶猛的辽军,他内心有些害怕,是不太情愿渡河指挥将士交战,看寇准一离开,他就暗自叮嘱马夫,让战马停留在桥面上晃悠着不前,来拖延时间。
这样,好让大家知道,他并不是害怕过河督战,而是战马不情愿过河涉险,到时他便可以顺势跟寇准这些主战派马讲,他隔河督战即可。
又有面子,又不失皇帝的尊严,所以当他的辇准备过桥的时候,突然停在原地不动,那些拉辇的战马,怎么催赶就是不肯往前走。
他借势探着头对,劝说自己过河的寇准等几位大臣,不好意思的说道:
“战马踏步不愿前,说明前边有危险,即是这样留对岸,隔岸指挥也照样。”
在这么关键的时候,皇帝不到前线指挥督战,自然无法激励将士们的杀敌激情,尤其是辽军凶猛,宋国将士们内心早就有惧怕之心。
而皇帝要是在前线亲自督战,情况自然完全不同,寇准装着不知道他的心思,转身叫来卫士,赶起宋真宗的车辇往北城赶去。
在过浮桥的时候,拉御辇战马看样子晕桥,又停在桥上逗留不前,死活不肯再往前走一步,这让寇准有些焦急起来。
皇帝不过河便无法激励将士们,阵前冲杀的决心,看到战马徘徊在河桥上不前,马蹄踏着桥板一个劲的响着,就是不动地方。
站在旁边的高琼有些急了,在这关键时刻皇帝要是后退,那将士们肯定没有斗志了,赶紧抓过棍子朝着辇敲打过去,边敲边怒声的嚷道:
“国家安危悬一线,辇夫无能马不前,皇辇今日不过河,棒子无情催你行,免得误了国大事,再想退敌万不能。”
宋真宗看身边的大臣们都急眼了,竟然动手打起辇夫来,坐在辇上苦笑了一下,知道自己想不过河,众大臣是不肯答应的,只好晃了晃头对辇夫道:
“战马不前事有因,这跟辇夫没关系,赶紧过桥陪将士,万众一心去迎敌。”
当初皇帝不说话,辇夫自然得听皇帝的命令,故意甩着鞭子,兜着战马,让它们只在原地踏着步子,不往前行。
看到众将都愤怒了起来,有人还拎着棍子朝他打来,吓的他扭头朝着皇帝看着,当皇帝实在没法,只得命令他赶紧过河时。
辇夫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坐在辇上猛的将鞭子,在空中用力一抖,只见那鞭子有力的在空中挽了一个漂亮的鞭花。
随后又听到“啪”的一声脆响,当那鞭尖落下来时,准准的抽在了头马的身上,这一鞭子又准又有力气,头马受痛不敢停留。
迎起蹄子飞速的朝着桥对岸急速的行驶起来,看到皇帝的辇一行驶起来,站在旁边的将大臣们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在这要紧的关头,要是皇帝拒不过河督战,那对这场决战带来很大的影响,胜负也是很难以预料的,当看着皇辇透透溜溜的直奔河对岸时。
身后的将士们都开心的,热血也沸腾起来,紧跟着皇辇奔跑起来,没有多长时间辇就顺利的通过木桥赶到了河对岸去。
听说皇帝御驾亲征来到澶州城,乐的守城的主帅李继隆,领着手下的所有文武官员赶出城中迎接,并愉快的领着大家高呼着:
“万岁,万岁,万万岁,御驾亲征感天地,将士闻之激情起,敌人闻之肝胆裂,君臣上下齐同心,辽贼指日便可破,顺势收复十六州,灭掉辽国扩疆土。”
赵桓知道这是寇准安排李继隆有意给自己戴高帽,让自己开心的,他只能装着不知道,一付开开心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