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色,“老师,我觉得月考这种形式挺好的,要不你向学校领导反映反映,搞月考呗,没准这样一搞,咱们全校的成绩都大幅提高,高考后,咱们学校名声大振,学校领导面子上也有光。”
高至信深以为然地点头,“有道理,等会儿我就找学校领导,商量这事儿。”
从高至信办公室离开,丁兆红问高为民,“你是不是和班主任有啥关系,我咋发现他对你,比对其他人更友好,也更纵容你。”
高为民做出茫然的样子,“有吗?我没觉得啊,或许是因为我成绩最好。”
中午,下课的铃声响起。
同学们匆匆跑出教室,无论男女,都跑的飞快。
他们的目标出奇地一致,都跑向食堂。
在食堂门口,有一口大铁锅,铁锅上有一个大蒸笼,蒸笼里堆满了小山一样的馒头,馒头都放在网兜里,有一些网兜系在一起。
这些网兜都是学生们的。
他们之所以把网兜系在一起,是为了防止馒头被别人偷走。
在这个时代,学生们吃的干粮,都是从自己家带的,放到食堂的蒸笼里,加热。
从蒸笼里拿到馒头后,家境富裕的同学,去食堂买一份炒菜。
家境贫寒的同学,则拿出从家里带的咸菜,咸菜配馒头,这就是他们的一日三餐。
伙食很差,有些同学长期这样吃饭,出现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症状,可是,这无法阻挡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越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寒门出贵子这种现象,在这个时代屡有发生。
高为民和丁兆红也往食堂跑去。
其实,以丁兆红现在的条件,每天都下馆子吃饭,也是可以的。
可她不想搞特殊。
“等等我,兆红。”钱晓燕匆匆跑来。
丁兆红皱眉问,“你要干啥?”
钱晓燕亲热地搂住丁兆红的手臂,“我想和你一起去吃饭,就像初中一样,咱们每顿饭都一起吃,是亲密无间的饭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 ”看,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