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宋兜鍪 > 第319章 擒生军倾巢而出

第319章 擒生军倾巢而出

“属下见过大元帅!”梁海涛对着李察哥抱拳,脸上是古井不波。

“梁将军,我军十万士卒如今已经集结完毕,我也已经派人通知瓜州的西平军司指挥使常云,命他率大兵进驻肃州,死死堵住宋军西进的道路。如今所剩的只是南面胭脂山、祁连山一带,若我军不派一重兵在此驻守,待宋军知道我大夏出动近二十万大军,其必从此地逃之夭夭。”

李察哥自与李乾顺的一番谈话之后,便即刻点齐麾下兵马,仅仅三天便率军来到了凉州城中。

此时占据甘州的赵楷还不知道,西夏已经出动了西平军司、甘州军司、擒生军等三路大军共计十八万人马,势要将他们全部留在西夏境内。

而李察哥此时传梁海涛来,便是要做他的工作,希望他能够驻守在南面的祁连山北至胭脂山一带,阻断宋军归路。

这条路是宋军归宋路径中最近的一条,所以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必须派一名稳重的大将坐镇,只是这样一来,如果宋军没有走这条路,这员大将基本也杜绝了在战争中获得一丝功勋的可能。

李察哥思来想去,觉得这个人选还是梁海涛最为合适。无他,因为他手中的三万多士卒几乎以步卒为主。

西夏的步卒可是有着步跋子的称号,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

在祁连山这种山谷险阻众多的地形下,步跋子的战斗力要远胜于铁鹞子。

况且甘州以南的胭脂山一带本就是甘肃军司的驻守区,梁海涛的部下对这里的地形最为熟悉,没有第二之选。

“属下愿意率领本部人马截断宋军南下归途!”梁海涛没有半句废话,直接痛快地接过了这个任务。

“如此,那便拜托梁指挥使了!”梁海涛的爽快态度令李察哥一愣,没有多说什么。

说起来,他西夏皇族对待这位将军确实有些亏待,若是当年母后及时归政于皇兄,也不至于使皇兄再也不敢重用梁氏之人。

商议既定,梁海涛回到营中便立即拔营启程,离开了凉州城。

另一边,凉州城守梁乙则被李察哥派人拿下,扒去官服装入囚车之中运向兴庆府。

此战中,梁乙不思进取,消极应战,旬日间竟不知敌军底细,玩忽职守,等待他的将是大夏律的审判。

翌日,十万擒生军在李察哥的带领之下西进,直扑甘州而去。

擒生军的主将原本是细母屈勿,麾下的十万擒生军直属于皇帝李乾顺。

在前年与宋军的交手之后,晋王李察哥被李乾顺擢升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进行军事上的变革,以期提高西夏军队的战力。

而李察哥所变革的主要对象便是这十万擒生军。

擒生军是西夏的精锐骑兵部队,拣选军中骁勇善战之士十万人组成,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战时生擒敌军为奴隶,所以名叫擒生军。

这也是目前西夏皇帝李乾顺手中最后一支能够随时调动的机动部队。

西夏全国常设一十二个监军司,这十二个监军司就相当于宋朝的河北与西北禁军,是边防守卫部队。

西夏东有宋朝,北有辽国,南有青塘、吐蕃,西面又有回鹘等国,是典型的四战之地。

且由于西夏历代帝王的开边政策,使得西夏与周围这些国家的关系并不友好,时常处于敌对状态,也就是李乾顺亲政之后这才着手改善与周边的关系,将四面之敌缩小到了只剩宋朝一个。

当然,如果有可能,李乾顺也同样希望和宋朝改善关系。

不过这一点在宋朝人看来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当年仁宗时,大宋接连败于西夏李元昊之手,为此不得不每年支付二十万岁赐给西夏,即便是这样,此后的二十年之中西夏对大宋的态度也始终是趾高气昂,想打就打。

直到大宋在神宗皇帝的领导之下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又乘势拿下河湟地区,开边熙河,整顿边事。这才逐渐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由防守转变为主动进攻。

偏偏此时西夏国内一前一后两个梁太后执掌西夏政权近四十年,为了使自己的权利更加稳固,疯狂地向宋朝发动了四十余场战争,几乎每年一战。

这其中不乏两国刚签订完和约不久便又重开战端,甚至是和约都还没签上又继续打了起来的情况。

几十年的战争打下来,宋朝与西夏的关系早已经成了不死不休,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地步。

所以宋人是绝对不可能答应李乾顺的和议请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