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宋兜鍪 > 第369章 昌马对垒定锤音(五)

第369章 昌马对垒定锤音(五)

李察哥正盯着战场上的态势,宋军已经和夏军纠缠到了一起,凭借着人数上的差距,这些宋军被他消灭在这山坡之上只是时间的问题,即便赵楷再弹一曲,再歌一首也没有用。

内心微微舒了一口气,今日总算要击杀赵楷这厮了,待到此地战事了结,他再挥师封锁整个祁连山脉,保管叫此战来夏的宋军有来无回。

就在此时,异相突起!

整个谷地之间隐隐传荡着隆隆的声音,不同于宋军的火炮,是一种十分低沉,但压迫感更足的声音。

“这是什么声音?”李察哥回头,望向声音的来处。

那是昌马河的上游,隐隐像是有千军万马奔袭而来,李察哥内心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难道说,赵楷还有一支援兵?

“后军停止前进!转身!列阵迎敌!”李察哥立即下令。

不管来的是不是宋朝军队,他都必须严阵以待。

隆隆声越来越大,惊起了山中无数的飞鸟,李察哥的脸色也逐渐变得严肃。

不光是他,就连山上正在交战的士卒们,也都纷纷停止了手上的动作,举目望去。

所有人都朝着这声音的方向行注目礼。

终于,它来了!

“轰!”的一声,狂暴的洪水从山间一涌而下,狠狠地撞击在了山下原本枯竭的河床之上。

“洪水!”李察哥的瞳孔瞬间一缩。

他的这两万士卒分布在谷中平坦的河床旁,正对着宋军发起攻击,如何抵挡得了这等变数?

“撤!撤!速速撤军!”李察哥被迫下令撤退。

夏军霎时间乱做一团,无数人丢盔弃甲,深怕慢一点就会被山间洪水卷走吞噬。

兵败如山倒,这个成语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李察哥目前的处境。

副将李阿里一见,发觉有些不太妙,如此下去洪水还未将士卒们卷走,他们自己便都互相踩踏而亡了。

“将军!如此下去不是办法啊!我军士卒这样下去还未撤离,就要被拥挤践踏而死啊!”

李察哥四顾,只有东西两面还有些坡度较为和缓的山坡,此时西面山坡已备宋军占据,于是指着对面的山坡道:“去上面!”

夏军骑兵惊惶失措,慌不择路,一时间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只是跟着李察哥的脚步没命地狂奔。

洪水无情地冲下,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人不惧怕死亡,为了争夺有限的活命机会,昔日的同泽此时都各不相让。

赵楷在山上注视着这一切,眉梢带喜,但眼神却是无情。一如无情的大水,循着夏军仓惶逃窜的脚步,侵蚀着他们的肌体,带走他们的血肉生命。

战场上为了胜利可以用尽各种手段。军功,是用人命堆出来的!只有用人命堆出来的胜利,才能结束纷争,去制造相对长久的和平。

无数夏军连同战马被洪水带走,在水中挣扎,却渺小得像一只只蚂蚁,抵挡不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

西面小坡上的宋军士卒们杀死面前最后一名夏卒,跌坐在战壕的前方,大口地喘着粗气,毫无顾忌地哈哈大笑起来,欢呼雀跃。

他们就知道,英雄的大宋军队是绝对不会被上天厌弃,只要不惧面前的挫折,坚持到底,就能够获得上苍的眷顾,反败为胜。

大宋,天命所归!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宋军士卒们看着山下的泽国,又唱出了流传前年的老秦之歌。

不管在任何时代,老秦人的精神永远不变,他们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用实际的行动证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任何时候都不缺热血赤忱的人民。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要朝廷需要,他们奋不顾身!

不同于宋军的轻松与彩烈,东面坡上的李察哥此时却是如同掉入了冰窟一般,全身冰冷僵硬。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为什么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候,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山洪。

要知道,此时正是寒冬,祁连山上白雪皑皑,冰雪未消。而这条昌马河(宋人称疏勒河)的水本身就源于高山的冰雪融化,此时正是枯水期,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大的洪水?

这是天意还是赵楷事先安排?

若是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