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技巧骗过人眼,但在后来我发现练武之人精神强大,直觉很准,我就在想直觉可不可以欺骗,最后发现只要你出手浑然天成,与道合一,那他也就防备不过来。比如我们在说话,说话肯定会伴随一些动作和表情,比如我在感慨时摊手,这时候飞刀随着摊手的动作出来,那对方就会毫无防备。但这时候必须做到一点,无心无意,我无心出刀,也无意出刀,但刀就是出来了,要连自己都骗过。”
柳叶说完,随即右手指着李夫人脚下道,“夫人且看。”
李夫人甚是诧异,但还是随着柳叶的目光望去,这一望,让李夫人惊奇到了极点,原来不知何时,桌子上的四把飞刀分立自己的右脚四处。
李夫人叹声道,“神乎其技,万法皆幻,唯缘而生,看来先生出刀,便应在一个缘字上。”
柳叶以前没有从佛法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道,他一直用道家的无来解释自己的出刀,但李夫人刚才所说的缘便是佛家的空的本意,缘起性空,“那夫人你觉得应该如何从道家的无来解释?”
李夫人想了想道,“我道家书读的不多,不过有一个词叫空无一物,空是一种现象,而无既可以表达现象,但也可以表达根源,道家不是常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我觉得如果从道家的角度来讲,出刀既是缘起,那缘起何处便是无。”
柳叶继续问道,“那缘起何处呀?”
李夫人轻声道,“缘与因果相随,缘起何处,便要问因从何而来。既然最后的结果是出刀,那便要问为何出刀?就以你刚才的说话为例,为什么出刀之前要和对方说话,我们假设一种原因,释放仇恨,那你的出刀之因便是恨,那此时恨便是无,所以你从没有想着出刀,只是展现了恨意,随着恨意无意识的出刀,所以对方也只看到了你单纯的恨意,而感觉不到你出刀。浅薄之见,倒是妄言了。”
柳叶轻轻摇头,感慨道,“陆先生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的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出刀也是如此,如灵光乍现,无意之举。”
李夫人问道,“想来是这样子的,那你所说出刀的过程怎么解释?”
“我当时想着既然出刀都毫无踪迹,那过程也要毫无踪迹便好,但距离那么长,如何要毫无踪迹?只有一个办法,出刀是融于自身,浑然天成,那刀在过程中便要融于万物,与万物为一体,就像风刮过,人不会以为风有威胁,阳光照过,人不会以为光会害人。”柳叶道。
李夫人闻言倒是来了兴趣,似乎给她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所以你的刀一定要借环境之势,有冷静的心态,良好的大局观,不过我觉得这一点同样可以印证在万法随缘,和光同尘这两句,你觉得呢?”
柳叶抚掌笑道,“挫刀之锐,解刀之纷,让之和光,让其和尘,让夫人这样一说,倒是这个理。”
李夫人继续道,“那你的刀的到达是怎么想的?”
柳叶道,“飞刀出手,便毫无挽回与操纵余地,所以一定要击中其脆弱之处,难以防备之处,比如脖子,眼睛,心脏。”
李夫人却摇了摇头,“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我倒是觉得你陷入了一个误区,世间万物,因果相随,并非一因一果,也可以是万因汇一果,不过此果一出,便是天崩地裂,改天换地。所以为何不能出多刀,一刀为一刀铺垫,而汇出毙命之刀。”
李夫人这句话说完,柳叶愣了一下,还可以这样子,自己从没想过,飞刀对己而言不过是微末小道,杀人、扰人的伎俩罢了,一击不中,再换门武功,没想道让李夫人这样一说,竟然也是一条康庄大路,三千大道之一,和剑法、拳法没有什么区别了。
柳叶此时就一个想法,一定要将李夫人引进门中,再不济也要将飞刀传下去,此等人物,何其罕见?不拘于儒道佛之分,旁征博引,汇于一心,虽不能创出一条新道,起码可以将自己的飞刀发扬光大,妥妥的一个炼神返虚没问题。想着后世说不定有一个飞刀门,而他自己以后有可能被后辈当成祖师,柳叶不由的笑出了声。
柳叶抱拳赞道,“夫人一言,醍醐灌顶,堪称吾一句之师。”
李夫人笑道,“你都说了,道友之间的论道而已,何必拘泥小节,落于下成。”
柳叶一听哈哈大笑,“有理有理,敢问夫人可想入草楼观中习道,将这飞刀传承发扬,不出三十载,你必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
李夫人轻轻笑了笑,拒绝道,“如果苦修能成道,为何你们还要入红尘?我既已有家室,又有幼子,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