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便是孔尚之所定的至尊讲道之日,孔尚之安排在了凤凰山的万松岭上,万松岭上松林如海,每当天风击戛之时,便汹涌湃,再加上不远处便是浩荡的钱塘江,两者相互辉映,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此时临安城内外,四周庙宇道观、世家、九流之数的首脑俊杰皆汇聚于此,其中有名的像灵隐寺的方丈如通、临安王家的王大仁与王富贵等等,当然这只是周知临安附近之人,其他远一点的少林寺、龙虎山等,都只有临安的管事前来,这些都只是探查消息的,并不想沾染麻烦。
此时的万松岭,朱黑莲所在的理儒与孔尚之所在的孔儒泾分明的分割开来,双方目相视,犹若仇人一般(孔儒代表的是非理学一脉)。
众人一早也就来了,但将近已时,柳叶还没有来,其他人到没有说什么,但是理学一脉的人渐渐就炸开了锅,口出妄语,不断叫器,而在前面的朱黑莲却是丝毫都不理会,不过半个时辰,儒家双方就开始对骂,而其他人却是一副看好戏的状态。
孔尚之见状,斥喝道,“都是圣人子弟,如此狂悖失礼,成何体统?”
孔儒这边闻言之后,也就纷纷低头不语,而理学一脉众人却纷纷看向朱黑莲,只听朱黑莲笑道,“孔兄,话虽如比,不你口中的至尊到底何时能来?总不能让这么多人干等着吧。”
孔尚之道,“时日尚早,何必急躁?况且至尊讲道,本就是盛举,诸位若连一时三刻都等不了,那就请回吧。”
朱黑莲道,“并非我们等不了,而是我们也请了一位至尊过来。”
朱黑莲说完,便起身朗声道,“恭迎理尊。”
而他身后之人,也纷纷起身,齐声恭迎,方正平的身影缓缓从天而降,四境的威势全部释放,压的整个万松岭都仿佛低了一层,众人纷纷感觉气息不畅,心神不宁,孔尚之见状,也只能躬身道,“拜见至尊。”
刹那件,整个万松岭上都长颂着至尊之名,方正风见状收回威势,随即笑道,“诸位快快请起,老夫只是来观礼做客,请位不必拘束。”
在场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方正风,大家不由都细细打量,而方正风也不气恼,反而和气的与一些老朋友打招呼。
但身份变了,说话自然也就变了,旧人也多是一副恭敬的模样,再无之前畅快的感觉,方正风说两句也自感无聊,便走到孔尚之面前道,“小孔,还记我吗?”
孔尚之道,“还请至尊见谅,尚之记得不是很清楚。”
方正风闻言哈哈大笑,“你呀,跟你父亲还真是一个模子。”
孔尚之正声道,“君子当以诚待人。”
方正风道,“你说的不错,不过那个小子什么时候来?”
还未待孔尚之摇头,突然,一道清幽之声远远响起,“诸位久等了。”
众人闻音向着远方看去,只见一对倩侣携手而来,长衣飘飘、仙姿款款,真如画中胜景,看呆众人。
不过刚还是仙人胜景,走到一半,柳叶便变了风格,脚下不再飘渺,反而每一步都沉重异常,每一步都彷佛踏在人的心弦上,众人只觉心中紧绷绷的,一阵气血翻滚。
此时方正风朗声笑道,“柳观主年纪轻轻,就已经冠绝当世,真是让老夫敬佩不已。”
方正风说完,众人只觉心中一轻,柳叶反声道,“是吗?”
一句话说完,排山倒海的气势喷涌而出,更可怕的是,柳叶那粘稠无比的杀气丝毫没有敛息,众人放佛见到了堆尸如山,血流成河的景象。
即便是方正风也眉头直皱,他没想到,草楼观的观主,这个年轻的四境,竟然真是万人屠,这可比方正风想的麻烦多了,方正风本质上还是儒士,是极不愿与柳叶这样的人打交道。
突然,司徒冷月道,“好了。”
话音刚落,柳叶的气势便即刻收回,众人顿觉,如沐春风,都不由感激的看了看冷月。而理学一脉之人,看待柳叶,心头都凝重的紧,孔尚之见柳叶到了,便躬身道,“拜见帝尊。”
众人自是紧跟着施礼,柳叶淡淡的嗯了一声,随即走向方正风。
柳叶沉声道,“久闻方先生大名,今日的见,名不虚传呀。”
方正风笑道,“这些年岁,听的都是尚之、持节、马厚德以及帝尊你的大名,吾等已不堪入目矣。”
柳叶笑道,“吾等小辈,经验尚浅,还要靠前辈执掌乾坤,重定四方。”
方正风笑道,“帝尊呀,您就别拿老朽开涮,老朽古稀之年,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