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与三人疾驰回大宋,是的大宋,柳叶不经长安,直奔两湖地区,早在几天前,柳叶已经飞鸽传信回去,说明一切详情,让临安的孔尚之、赵持节与方正风等人规劝朝廷、规劝贾似道到两湖与川地防备。
而此时的贾似道已经坐镇鄂州,柳叶来,就是要见一见这大宋两湖、京西与四川的宣抚使—贾似道。
但贾似道却像早知道他要来一样,早早的备好了酒席,在府中等候,虽然柳叶到了汉土就再没有隐匿行踪,但贾似道能第一时间知晓,也是难得的紧,柳叶暗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果然不能小觑天下人。
柳叶看着端坐在厅堂上的贾似道,此人已经不同往日,除了身体上的发福之外,更有一股上位者的气度了,柳叶刚到厅口,贾似道便起身笑道,“柳观主,恭候多时,恭候多时了。”
柳叶笑道,“柳叶何德何等,竟能劳大人相迎?”
说话间,柳叶便与贾似道落座,贾似道给柳叶斟了一杯酒笑道,“观主,算上这一次,本官已经是第三次见观主了。”贾似道敬了一杯酒与柳叶,继续道,“第一次见观主,便荣登七曜之首,第二次见观主,你我联手,肃清贼寇,那次观主可是帮了我大忙,而今日,第三次见观主,观主已经是当世武林第一人呀,当为此事贺,来,咱们连饮三杯。”
柳叶笑道,“贾大人,请!”
两人对饮完毕,柳叶笑道,“我见大人三次,大人也是步步高升,第一次贾大人身为礼部侍郎,敢严词相对蒙古王子,第二次贾大人身为江宁知府,救了江宁百姓,而今日,贾大人已经成为封疆大吏,身系万民,柳叶这里应该敬大人才是。”
两人对饮之后,柳叶道,“我已经去过和林了,亲眼所见,蒙古大汗将亲率近七万铁骑南下,其中蒙哥亲自率领五万,以纽璘为先锋,从西路,进攻川地,而塔察儿率两万铁骑以及数万杂军,从左路进攻,目标京湖。”
贾似道闻言放下酒杯,沉声道,“这样说来,蒙古进攻路线,全在我的所领属地之内?”
柳叶道摇头,“据我所知,蒙古还有一路,滇地蒙军,将由兀良合台率领,进攻粤西荆南一带。”
贾似道闻言,面色不由沉了下去,“不想情势竟然如此危急,我这就速报朝廷,请求支援,不过以我的了解,深怕即便如此,也难挡蒙古兵锋。”
柳叶道,“定国一战,必须全力以赴,可是我知道朝廷中很多人并不以为然,贾大人当言辞激烈,否则恐怕奏上去,也无济于事。”
贾似道点了点头道,“观主此言在理,其实朝中很多人不是不知,而是在装作不知,自以为堵上双耳,闭上双眼,就能如那缩头乌龟一样,隔绝万事,真是一群混账,不过,观主,可否为我讲下这左右两路军的详情,好让我有个准备。”
柳叶道,“好,先说这右路军,蒙哥既然亲率,自然是精锐尽在其中,而他的先锋纽璘,乃是都元帅太答儿之子,素有足智多谋之称,再加上川地难行,驰援困难,我看这右路军难,真难,除非有人能像当年的吴玠二兄弟一般,否则川地危矣,而进攻两湖之地的左路军则稍稍好些,首领为塔察儿,成吉思汗弟弟铁木哥的孙子,现在为东道诸王首领,他所率的军队,原先应是忽必烈的属军,但蒙哥忌惮忽必烈,所以交给塔察儿统领,所以这一路基本上是东道诸王军与忽必烈军杂合而成,再加上塔察儿年纪尚轻,并无战事经验,倒是可以作为突破口。”
贾似道坐下来笑道,“我算是听出来了,观主心中已握乾坤,还请观主赐教,贾某感激不尽。”
柳叶道,“我也只是有个初步想法,还要和大人商议商议。”
贾似道连忙给柳叶斟了一杯酒,笑道,“观主请。”
柳叶道,“我这里有,一重一轻,一缓一急八个字,送与大人,还请品鉴。”
贾似道闻言仔细想了想,沉声道,“那在下就猜一猜,这重为蒙哥,轻为塔察儿,缓为右路军,急为左路军。”
柳叶听完大笑道,“妙妙妙,今日只听这一句,便知贾大人是做实事之人,有真才之人,果真,官家慧眼识珠,让您主持大宋要地。”
贾似道笑道,“观主堪称贾某人知己,朝廷多腐儒,一个个鼻眼朝天,在我看来,除了只会言诗颂文之外,再无可取,而扔几个银子过去,又一个个之乎者也的不顾廉耻,荒唐之至。”
柳叶闻言笑道,“不说这些,继续正事,我所言大人已经猜到,蒙哥既然亲率大军南下,那势必要毕其功于一役,不达目的决不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