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祺点了点头,“好,我信你们,不过我想知道,我走之后,你们怎么做?”
朱承似乎成竹在胸,定声道,“无论柳叶这事在下面传的如何,只要几处定了,那天下来也翻不了。”
赵祺反问道,“你说的这几处是指哪里?”
朱承道,“一在钱,二在兵,三在礼,您安安心心的在外面落个清名,您回来之时,便是成为皇太子之日。”
赵祺起身道,“事成之后,我定不负诸位之恩。”
朱承郑重道,“殿下,我们之间,无需多言,朱某在这里祝您一路顺风。”
翌日,赵祺便请了旨,去外地巡视四方,官家看了,皇子关心家国天下,再加上几位重臣也是极为赞同,万万没有不允的理,况且官家也想看看,这赵祺及其后面的人想玩什么花样,而柳叶又要如何应对。
而柳叶几人也聚在一起,赵书鹏将赵祺的事说了一遍,几人听完后,柳叶道,“依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办?”
赵持节道,“依我看,他玩他的,我们玩我们的,他在外面挣名声,我们就在临安城挣名声。”
孔尚之道,“这些只是旁枝末节,想要最终成事,还是要有人在朝堂上说话,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朝廷中的这些人该怎么想,尤其是那些掌握实权的是怎么想?”
柳叶点了点头,“尚之,那你觉得,朝廷中有几人能为我说话。”
孔尚之道,“难就难在这里,现在除了丞相吴潜一脉的人,是明面上反对赵祺之外,其余人并没有表态,但是如果让他们转态支持您,他们也未必肯。”
柳叶道,“怎么说?”
孔尚之道,“流言毕竟是流言,吴潜这人,状元丞相,在他看来,像您这样的武林人士,没有经过儒家教诲,怎么能承接大宝?而更难得是,自古皇帝强则丞相弱,哪一个丞相会希望一个强势的皇帝上位。”
“那这么说,贾似道肯定也是不支持的。”
孔尚之点了点头,沉声道,“恐怕也是如此,帝尊,这其中牵扯太深了。”
“听你说完,还真是不好办,不过千难万难,也要试一试。”
赵书鹏道,“这事恐怕还是要先正名,我这两天就联系宗亲,看看他们能不能与您正名。”
柳叶道,“我还想问呢,宗亲那边现在就没有什么说法?”
赵书鹏犹豫道,“我再想想办法,再想想办法。”
赵持节道,“帝尊,现在很多事都是大兄在压着,不过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想办法让宗室给您正名。”
柳叶知道他们的难处,点了点头,沉声道,“辛苦你们了。”
赵持节道,“不过这扬名之事还是要做,我看张九歌去做应该比较合适。”
柳叶道,“好,这扬名之事便让九歌去做,老马,你去打个招呼与他一起,尚之,联系官员的事,就交给你,持节、书鹏,皇族那边就看你们了,而至于左右丞相吴潜、贾似道,我亲自去。”众人应下,也便走了。
这两日,张九歌便以演武堂的名义赈济灾民,并将好苗子吸纳进来,虽然没有明说,但谁都明白,这是帝尊授意,而柳叶也犹豫了好久,吴潜,贾似道,这可是令人为难的选择题。
现在明眼人都知道,吴潜与贾似道根本不和,这两人也势必只能留一人,可是吴潜代表的是清流一方,虽然素来名望不错,但得罪的人也不少,而且吴潜早已过了耳顺之年,而贾似道,名声差了点,但凭借着战功,他就是未来的肱骨之臣,更何况他的亲信可掌管着大宋的大部分精锐,柳叶犹豫好久,便先去找了贾似道,毕竟这是个熟人。
柳叶一来,贾似道自是笑脸相应,两人会于一处凉亭内,柳叶见贾似道满面春风,不由道,“贾大人,看您这模样,这段日子过的不错。”
贾似道笑道,“帝尊,我这是苦中作乐,现在一堆事烦扰着,其中的难处,又对何人说?”
“贾大人,您现在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还会有人给你气受。”
贾似道摇头道,“一些朝中琐事,整日烦人的紧。”
柳叶平静笑道,“那是柳叶冒昧了。”
“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缺钱,现在仗是打完了,可现在留下这一烂摊子没法收拾,那些跟着我的兵,更是叫的欢,都说丞相风光,可我这丞相当的,只能对下面好言安抚,再四处求援。”
柳叶笑道,“确实是难,不过这并非长久之策吧,依我看,这有些事不改,迟早是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