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公主惦记。”
“那便好。四嫂若在宫里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告诉妹妹,四哥是个粗人,不懂女儿家的事,我定会帮四嫂办到。”
温婧端坐在青岚的身边,语气柔和似如清风般在耳边呢语,眉眼低垂,方才十岁出头,竟然有了这般的气质,可见这些年她在宫中生活养的多好。
如此一个大家闺秀,也不知将来便宜了谁家的小王爷。
不,不对。
青岚忽然想起,清朝的格格,大多数都被送去和亲,长则五六十岁,短则二十多岁就香消玉殒,心里便有些酸涩。
德妃也是个小性的人,她跟胤禛关系紧张,而温婧又一贯和四哥胤禛交好,这公主之间的待遇差距便十分明显。
表面上看虽是光鲜亮丽的公主格格,但背后或许藏了不少的苦楚。
淑琪往下面看了一眼,眼睛一转,忽然迈着小腿跑下来,“姐姐,四嫂,我昨儿听闻赴蒙征战大军马上就回来了,我去皇阿玛书房请安,听那些大臣们说,大哥哥和三哥哥后日便会启程回京,打仗赢了,不日便可赶回来参加五嫂家小侄子的满月宴呢。”
“果真?”温婧眼眉弯了弯,提唇笑靥如花,回身将手放在青岚的手上,温润的触感暖着二人的身子。
“大清与外邦安详和顺,礼敬往来,是最不好过的事了。”
温婧笑着道,淑琪在一边吃着糕饼,德妃在上面带着笑意看自己的小女儿,满宫里充满着祥和的气氛。
“老五呢?老五回来吗?”宜妃突然高声询问,语气十分急躁,手里的帕子都快被拧的稀烂。
好一家其乐融融的场面,气的她脑袋生疼。
她大儿子胤祺在外征战,小儿子胤禟忙着挑福晋逛妓院,老儿子胤禌身体有恙,常年累月的在佛堂静养,她许久都未曾体会这种膝下承欢的喜悦,当下便有些按捺不住。
等她再生个女儿出来,一定天天抱着出来溜街,让三宫六院的嫔妃都知道,她也是个有公主的人。
“五哥我却不知,也没听旁人说起过。”
德妃抬头看了宜妃一眼,“妹妹,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琪儿,快去给你宜娘娘揉揉太阳穴,你宜娘娘没有公主傍身,身边的贴身宫女究竟是外人,一定伺候的不大舒服。”
“不必了!”宜妃恨的直咬牙,“谢谢姐姐好意!妹妹宫里还有事,先走一步!”
你们这群魔鬼!
宜妃气势汹汹的走了,身后跟着一群诚惶诚恐的太监宫女,个个抖似筛糠,今夜的翊坤宫怕是不得安宁。
德妃眉眼微抬,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脸上满是笑意,似如过年一般喜庆。
转头又恢复了平常,对着青岚道:“本宫本想着留你在永和宫里小住几日。但如今看来,你刚嫁进来宫里事多繁忙,一应诸事还需要你去准备操劳。况且那两个妾室也得需你妥善安排,本宫就不留你了,吃口茶,便让宫人送你回去。”
“谢娘娘恩典。”
青岚正巴不得如此,在这宫里坐了会,她早就冒了一额头细汗,能回去凉凉快快的吃冰西瓜那最好不过了。
跟德妃福了福身,见她神色倦怠,忙借故转身退了出去,十二公主留在屋里跟德妃解闷,而温婧亦同她一起出了正门。
“今日多谢公主美意,若非公主派嬷嬷亲自来接,我定会心里慌张,也失了底气。”
温婧笑握住她的手,“四嫂,您别同我说谢字,也万万不可叫我公主。我从小便与四哥交好,我被西三所的太监们克扣份例,又被其他的格格刁难,都是四哥出面帮我解的围。四嫂既然嫁过来,按理按情,我都应该帮助嫂嫂,一家人可不准说两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