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到最后,更有甚者传言风若狐当夜独自与数十名叛党厮杀,并逐一将他们斩杀,神勇无可匹敌。
只有太子府与三皇子府上的人听了,气的暗暗咬牙。
那哪是什么朝廷叛党。
那分明就是太子与风文轩府中眷养的死士。
这一次他们两人损失惨重,特别是太子,还丢失了一座能与外界相联的秘密庄子。
夏璎珞在第二日便接了宫中的旨意,进宫伴驾。
几个丫鬟熟练的帮她打理好了妆容,又换好了进宫的衣裳,这才乘了马车。
又多添了几个伪装成家丁的铭风堂的人,跟随着马车一起进宫去。
皇帝还与平时一样,在静心殿摆好棋局。
大殿上静悄悄的,就连海公公都不知什么时候退了出去。
夏璎珞知皇帝定是有话要对她说,可对方不先开口她只能装做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
又下了几局,皇帝突然停下了手中的棋子,上下打量着夏璎珞。
夏璎珞恭恭敬敬的端坐在棋盘对面,眼观鼻鼻问心,一动不动。
皇帝看了半晌,微微点了点头。
“你今年多大?”皇帝开口问道。
“臣女今年十四……”
“还没及笄……”皇帝好似自言自语。
“是……”夏璎珞垂下眼睫,隐去眼中的光华。
皇帝又停了半晌无话,过了一会,突然像想起什么来似的,问:“夏府飘香居之事朕已然知晓。”
夏璎珞立即俯身叩首口称:“臣女有罪。”
皇帝却没有提起御赐牌匾被烧毁一事,而是话锋一转。
“朕已下令,只要能证明飘香居是你名下的产业,朕便不再追究。”
夏璎珞心头猛地一跳,她想起了关于地契的事,忙俯首谢恩。
她在心里思量着此事,觉得应该与风若狐有关,定是他在皇帝面前进言,不然皇帝如何能管此事?
只是她到现在也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的看中他,他只是镇南王的四子,又不是世子身份,如何能得皇帝青睐?
她正在出神,忽听皇帝道:“朕前日听孙将军提及令妹与你交好,而且孙府一门多出忠良之辈,而且孙夫人又非常喜欢女孩。
不如让孙夫人收你为义女,及笄大礼便在孙府办好了。”
夏璎珞心头中顿时一颤。
没想到皇帝会出这样一个主意。
孙府虽不是皇亲国戚,但孙将军在朝中也算是颇有威望,现在让夏璎珞认孙夫人为义女,自是让她能有个更好的身份。
原本锦郡主的身份只是空有其名,虽说也是吃着宫里的俸禄,但终究是个虚名。
现在又有了孙将军义妹的身份,以后人们提及她时,只会将她与孙府联系起来,而再无人会提及夏府之事。
夏璎珞复又跪下来谢恩。
皇帝却突然轻笑道:“你起来吧,不日便让礼部安排此事。”
海公公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笑着与她道了喜,夏璎珞谢恩之后便随海公公一同出了静心殿。
刚出了二道宫门,便见三皇子风文轩站在那里,对海公公道:“你先回去吧,我送锦郡主出宫。”
海公公犹豫片刻,悄悄瞥向夏璎珞,见她脸上并无拒绝之意,便低声道:“那咱家便回了……没事时锦郡主可常来宫中,皇上他老人家可想着您呢……”
言外之意皇帝非常重视她,这也是在无形中警告风文轩不要在宫里做出无理之举。
风文轩当然听得出弦外之音,海公公在皇帝身边当内侍多年,就连他也不敢轻易得罪。
夏璎珞面上不动声色,仿佛对之前的一切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可在暗中她却感到了一种隐隐的不安。
不管怎么说,每次当她与风文轩两人单独见面的时候,这种不安的感觉便会浮现出来。
曾经的爱与恨,全部交织在一起,只让她觉得胸口似压着千斤重石。
风文轩侧过脸看了夏璎珞一眼,惊觉她眼中似冰渊一般空洞、没有丝毫暖意。
风文轩平静的陪着她向宫外走去,说出的话却字字如刀:“昨日之事,是你与风若狐做的?”
夏璎珞望着宫墙周围的玉石栏杆,神色漠然地点了点头:“没错。”
风文轩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动怒,他翕动了几下嘴唇,似想说些什么,但半天却又一个字都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