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强大,你在官场混,如果得罪了蔡家那岂不是死路一条?老兄我劝赶快去给蔡攸道个歉,赔个不是。免得再生后患。”
李达天满脸的不在乎。
“哼,得罪了他又能怎样?蔡京这厮张狂不了几天了!皇上恶心他,准备将他贬到天涯海角,不毛之地,他爹不过中人之姿,这个指望着裙带当了官的儿子更是不足为惧!”
“唉,李老弟,老兄我痴长你几岁,但是还是劝你一句,言多必失,以后要隐忍,官场波诡云谲,远非你所想象哇!”
李达天哪里听得下去这种劝告,第二天他便将这事儿忘得无影无踪了。
没想到蔡京的春天很快就来了。
李达天倒霉的时日来了,一门心思地想着封侯拜相,没想到非但没有升迁,反倒莫名其妙地被远离京城的阳谷县担任知县,更让没想到的是到了阳谷以后便再也回不去了。
直到后来,有人给他提前当年宴席之上埋汰蔡京的话,他竟然已经想不起来了。
阳谷地界偏偏,远离京城。
起初他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来自我安慰,皇帝是要磨炼自己,让自己体恤民情,了解百姓疾苦,这是所有大人物成名前必须经过的阶段,这是皇帝的一番良苦用心,只要皇上遇到困难,马上便会想到自己这个天才,到时候朱笔一挥,马上便会邀请自己回来。
所以他便带着了两个书童到阳谷赴任了。
没想到从此以后官运不通。
他便在阳谷知县任上,十多年再没被召见过。
李达天每天都盼望着京城重用自己的调令,黄土埋到了胸口还只是卑微的阳谷知县,芝麻粒小的官!
李达天觉知依照自己的能力,至少得混到大理寺卿的高度。
“唉,莫非皇帝将我这个天才给遗忘了?”
有高人提醒他:要想登高位,光有才华不行,必须得送银子找靠山。
起初他眼睛一瞪,义正词严:读书人岂能做此卑鄙龌龊的下三滥勾当。
起初很倔强,但是后来慢慢想通了。
他必须往上爬,因为官场最基本的价值观便是往上爬。
起初省吃俭用积攒了几十两银子,又买了几包土特产,然后跑到京城吏部送礼。
吏部有个姓周的侍郎,当年考进士时是他的同期,中的是状元,那厮勉强入围殿试,如今这厮都混成侍郎了。
他素来瞧不起这厮,文章写得跟狗屎一样,长得又矬又丑,没想到混到侍郎的高位,眼瞅着便是尚书了。
虽然不甘心,但是没办法,如今人家位高权重,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去巴结。
好不容易打听到周侍郎的府邸,刚到了门口,结果还没进门便被轰了出来。
“见谁?”
“周侍郎!”
“空手而来?”
李达天将几十两银子和几包土特产拿了出来。
看门的嘴撇成了瓢。
“就这?拿这点狗不吃猪不闻的破烂拜见周大人?还是慰问苦难群众哇?”
二话没说,连推带搡,就像打发要饭的一样将他给轰走了。
李达天垂头丧气地回到阳谷县衙。
一个给他做饭的老仆和他推心置腹了一番。
老仆姓高,十多岁便在县衙做饭,见多识广,深通官场之道。
“李大人,你得准备重金厚礼才行!”
“放屁!我又不会屙金溺银,哪里准备那么多银子哇?”
“大人,您这是端着金碗要饭嘛。”
“此话何意?”
“您头上的乌纱帽便是有钱人的通行证;您书案上的官印便是打开阿里巴巴宝库的钥匙,有权便有钱哇。”
老仆将历任知县的发家之道给他讲了一遍。
李达天如同醍醐灌顶。
“唉,贪污腐败岂是君子所为。”
“大人,识时事方为君子,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发横财不富,指望您那点微薄的薪俸,当到知县便是你职业的天花板了。”
李达天深以为然,但是怎么贪呢?《四书》、《五经》里都没有传授贪污之道。
“如何贪?”
这事儿难不住老高。
首先增加捐税,在朝廷摊派的基础上增加两倍。
其次治理黄河的银子有文章可做,朝廷拨下来的银子,您老人家扣一半。
第三赈灾的银子也不能放过,朝廷按照一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