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形势千钧一发,我也不再矫柔造作,即刻简拔人手,明日一早护送你过河。“卢光赞脑中思路还是清楚的,他迅速做出了决定。
没想到此举却还没有遂了文安博的意,“今日便走,你修书一封,盖上官印,我独自一人前往便可。”
“这、这怎么使得......“
“迟则生变,倘使危全讽今日便攻城,明日悔之晚矣。现今赣县比他料想之中还要空虚,城拔,万事皆休!”文安博情急之下也顾不上职位尊卑,直接喝道。
看卢光赞还犹豫不决,文安博又催促道:“再多带人也无益处,不过是白白送了性命。你若是再不修降书,我现在便直趋岸边,跳入章水。如上天有眼,便送我过江;若天意不属,那便如屈平一般葬身鱼腹罢。”
说毕,他竟不管不顾地往外走。卢光赞终究是拗不过文安博,一边叫着离得最近的卢光琼拉住他,一面应了他的请求,令下人准备纸笔。
一个时辰后,一叶扁舟载着文安博已薄章水北岸;船上艄公将他丢到岸边便急忙摇船驶离,生怕满了半分,会遭江北的游骑抓去。
无遮无蔽的章水北岸,孤身一人行进的文安博很快便引起了在危全讽大营以南警戒的游骑、斥候们的注意。咄嗟之间,十几骑便围了上来。为首之人叫道:
“呔、你这老头,在江边鬼鬼祟祟地想要做什么,是不是虔州的斥候,如实交代。”
文安博还未应声,一声笑骂抢先而出,“哈,你这蠢材眼睛瞪的有如大虫一般,却长了个驴脑子,这老叟哪里有半分像斥候。”
被这十几人轻蔑的文安博面无愠色,而是不疾不徐地讲道:“诸位官健,我是南边这赣县的主簿,受别驾之托,前来乞和,还请代为通传。”
这一番话听得这几人是面面相觑,直到文安博一句“莫不是危使君不愿受降”,他们才反应过来,开始重新打量着文安博。
领头的队长也不发话,直勾勾地望着文安博,其余兵士也未轻举妄动,都立在原地,冷眼相看。
文安博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望官健们笑纳。”说着便在身上摸索着什么。
见文安博欲从怀中取物,这十余人纷纷行动起来,手都握在横刀刀把之上,大为戒备。直到看清他手中拿的是铜钱,才放下心来,脸上更是泛出喜色。
斥候队长上前一把夺过那看起来约有两贯的钱,掂量了两下;口中伴着一句“就这点钱”,手上的动作却不迟疑,直接将钱掖在了衣甲之中。旁边伸着脖子、眼巴巴望着的丘八们,虽心有不甘,但也未做什么出格的举动。
那队长也算个守信之人,收了钱还是办事的,没多久,有赣县来使乞和的消息便传到了危全讽耳中。危全讽很是重视,直接下令将来人带入他的大帐。
见进帐之人须发皆白,脸色却是坚毅,危全讽面上不喜不怒,却直接给了个下马威:“虔州已经没有人了吗,止派一老卒来乞和,难道是瞧不起我?”
“使君见、见谅,赣县大小官员闻使君到、到来,无不胆寒,都不敢、不敢北来。只能抓阄来定人选,老儿命数不好,抽、抽中......”文安博完全不似在城中的大义凛然,装地战战兢兢,说话期期艾艾。
危全讽倒是对他这幅表现十分受用,慢慢靠在了帅位之上,睥睨着文安博,“你是何人,两手空空就来求和吗?”
文安博特意深吸了一口气,用以缓解自己装出来的紧张。然后做了个下揖,谦恭地禀道:“危使君,我是赣县主簿文安博,亦是卢虔州的妻兄,今日前来乞和,带了州中别驾的书信。”
说着正要掏出书信,左右押着他来的牙兵立刻抽出腰刀,呵斥他不要乱动;随后未等危全讽吩咐,已经从文安博怀中搜出了信件,直接呈与了危全讽。
端详了降书的危全讽大喜过望,直接让人叫危德昭来他面前,他要好好在侄子面前显一显威风;也让他明白:赣南形势,自己早已洞悉。
“德昭,你看这卢光赞写的降表,可真是言辞恳切,情真意笃啊。”危德昭甫一进门,危全讽的声音就映入耳中,话语中明显带着倨傲鲜腆的意思,手中还扬着那封打开的信件。
危德昭知道叔父对自己的劝谏耿耿于怀,也未把他这些举动放在心上,而是十分谦卑:“叔父可否将此信给侄儿一看。”危全讽自是应允。
阅过信件的危德昭并没有发现不妥,转而观察起了帐中的这个面生的老头,问道:“你就是那虔州使者,为何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