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西墙下的壕沟距离城墙不足两步,空间十分狭小,所以每个梯子的六十名士兵只能过去不到三分之一,再多的话城下的士卒便活动不开了,反而容易成为靶子。
危全讽军突破壕沟之时,弩阵的弩手为防误伤,逐渐停止向城头的压制射击,城上的虔兵在卢光琼的喝令下,开始探出身子,观察城下情形。
一位虔兵队正见有不少敌兵已越过壕沟,正要撘上木梯,便急忙对着属下喊了一句“把叉竿拿出来!”
叉竿长二丈,叉首有如弯月一般,两端微向外张,有刃。是专门用来叉出敌军登城之梯的工具。
随着那一声呼喊,队正身旁几个小卒连忙将叉竿抬起,伸出城墙;身旁的虔兵也有样学样,纷纷找出叉竿。
最先冲过壕沟的一队信州兵迅速拉起搭在壕沟之上的木梯,顺势靠向城墙之上,眼看木梯上的牙就要卡在城沿之上。
突然,一根叉竿伸出了女墙,叉首中间比较钝的铁弯顶住了梯子最上面一节,握住叉竿另一头的五六名士卒向外一齐施力,城下两个侧面扶着梯子的信州兵直接脱手。
脱手的那两位还算幸运,顶多手上受了点小伤,可等在梯子正面,准备第一时间登城的那个信州兵,直接被木梯带着,摔入壕沟,在沟中哀嚎不已。
被推开的梯子不是个例,更有数十人被带入壕沟之中,惨叫此起彼伏地从那道虽然不宽不深,却有如天堑的壕沟中传来。
但危全讽军的木梯还是太多了,还是有百余架长梯先后成功撘靠在城墙上,紧紧卡住,再也无法被推开。
“刺史军令,先登城者,赏钱五百缗,全家免徭役三年!”未过壕沟的数千军士中,一名军典吼了一嗓子;这句话像是一点火星落入了炸药桶之中,瞬间点爆了他附近士卒的战心,他们争先恐后地攀上木梯,直趋城墙。
其他军典想起了危全讽这个许诺,也都叫喊了出来,一时之间,整个城下的士卒都沸腾了。只怕不能先上城头,取得奖赏。
“放滚木、礌石,熬的金汁呢,也给我浇下去!”如此危急时刻,卢光琼也不再缩在城墙后面,身先士卒,举起一块数十斤的石头送出女墙。
那石头正落在梯子上,砸中一名登城士卒,当场将其砸死;而后去势未止,连着第一位被砸中的士卒砸向梯子下面的同袍......如此之下,整个梯子上五六个士兵如同断了线的佛珠,纷纷坠地。
坠地的士卒运气好的落在城下的同袍身上,将同袍砸地伤的不轻,自己捡回一条命;运气不好的直接坠入壕沟,已经没了声息。
地利的优势太过于明显,百十块巨石、檑木抛出,便夺走了三四百的攻城士兵的性命,另有几百人受伤,无力再战。
财帛动人心,伤亡的同袍未让危全讽军的士兵胆怯,反而激起了这群骄兵悍将的怒意,不断地有抚州、吉州、信州士卒推开同袍爬在木梯上的尸首,再次踏上布满死亡威胁的长梯。
“滋啦。”
“啊!”
用大锅熬得滚烫的粪汁被城上虔兵用大勺直接浇下,这些腌臜之物伴着令人作呕的臭气扑面而来,直接覆满了第二波次登梯士卒全身;头皮、手臂、胸膛、大腿都被烫出了青烟。
撕心裂肺的惨叫随之而到,这惨叫声更有如一种信号,叫者无不随即摔在地上。痛彻心扉的烫伤让这些人坠地之后还未丧失意识,他们拼命地翻滚撕扯,妄图驱散身上的痛苦。
不但登梯的士卒被烫地接连坠地,连立于城下的士兵也遭受到了池鱼之灾,被迸溅的粪汁烫地大叫出声。
与被滚木礌石砸伤的士卒不同,被粪汁浇伤的士卒基本无生还的可能,失去皮肤防护的伤兵会很快被蕴含着大量细菌的粪汁感染,没有抗生素的年代,百不活一。
赣县西墙之下,转瞬之间已经变得臭气熏天。更令人动容的是雄起雌伏的惨叫声,过沟的士卒已经折损了一半以上,剩下的大都死命攥着盾牌,紧紧蜷缩在一起,生怕再有金汁从天而降。
不过卢光琼此时可没有功夫管城下失了胆气的敌兵,他十分清楚对城池威胁最大的便是敌军的木梯。于是即刻叫人将城头备好的石脂水(即石油)倒在木梯上,紧接着便用火把点燃,短短数息,便焚毁了近半数的木梯。
城下苟延残喘的危全讽军士卒此时如梦初醒的,没了这些木梯,别说攻城了,他们退也退不回去。于是他们赶忙自发地抬起木梯,让木梯的牙不再卡在城沿上,取下木梯。
重新将木梯搭在壕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