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明末之烈火燎原 > 第49章 卢象升的困境

第49章 卢象升的困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明末之烈火燎原 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自成不解问道:“他是何人?”

军兵回禀:“启禀将军,此人名叫黎宏业,乃是这和州的知州。”

李自成微然一笑:“官还真是不小。”李自成上下打量黎宏业,过了好半天,这才问道:“你就是这和州的知州黎宏业吗?”

再看眼前这位和州知州黎宏业,冷哼一声:“既知我名,何必多问。”

李自成见黎宏业虽然成了阶下囚,却官架子一点都没有丢,不由得火撞顶梁:“你现在已经是我的阶下之囚,为何见了本将军立而不跪?”

黎宏业冷笑道:“我乃堂堂朝廷命官,岂能跪你这反贼。”

李自成拍案而起:“好狂徒!来人,给我拉出去砍了!”周围几个武士立刻上前将黎宏业拉出去,大刀一挥,人头落地。

李自成感觉还不解气,他吩咐身边左右:“把这黎宏业的属下、亲友一并给我宰了。”

和州城内立刻展开了一场大搜捕,凡是在黎宏业手下当差的,无论官员还是士兵,统统拉出去给砍了。这里面还包括一个辞职回家的御史马如蛟。

攻占和州之后,起义军的兵锋直指滁州。这滁州也是安徽重镇,一旦滁州失守,庐州丢失那就是迟早的事。

滁州知州刘大巩听说义军弃了和州攻打滁州,着实吓坏了。他连夜去见南京太仆卿李觉斯。

李觉斯见刘大巩深夜前来,问道:“刘大人,您此来可是为贼兵之事?”

刘大巩擦了擦脸上的汗,焦急地说道:“贼兵离滁州已经不过三十里,李大人可有妙计退敌?”

李觉斯微笑说道:“刘大人切莫惊慌。我滁州乃是重镇,城墙高大,守卫兵丁不下万人。贼兵即便到了,一时半刻也攻不下来。”

刘大巩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看着李觉斯:“李大人,滁州真得能守住吗?”

李觉斯点了点头:“庐州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庐州能守住,我们这滁州为何守不住?”

刘大巩被李觉斯这么一说,心中稍稍宽慰:“李大人说得有理。但我还是不放心。贼兵势盛,我滁州一万守军,恐怕难以为继吧。”

李觉斯一笑:“放心吧,刘大人。我听说卢总督已经进入安徽,想必不日就能到达这里。”

“是吗!那可太好了!”听说卢象升带兵已经进入安徽,刘大巩这才长舒一口气。

李觉斯说得不错,卢象升确实已经进入安徽。他此刻正在凤阳,等待各省人马的集结。卢象升自打升任七省总督之后,发现一个问题:自己手下没有兵,也没有粮。崇祯皇帝早已颁下圣旨,任命卢象升为七省军政总督,但这只是个虚衔,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先说兵:卢象升名义上管着七省兵力,但实际上管辖的兵并不多。山西省内只有宣大的兵归卢象升调遣,大同与陕西、四川的兵都由洪承畴节制。北直隶的军兵近十万守卫京师,其余北直隶境内扣除日常守城的最少编制,可供驱使的兵丁不过五千。安徽、河南、湖北等地的巡抚为保卫各自所辖的地区,各自为战,兵力虽然也在三四万,但愿意听从卢象升调遣的不过几千人。

面对数十万起义大军,卢象升深知就这点兵根本不够。

再说粮:卢象升领兵打仗,粮草耗费巨大。过去打仗,粮食都是骡马车运输。一般都是人吃三分之二,骡马就要吃掉三分之一。而且自打万历皇帝末期,中原各地开始连年灾荒,天启、崇祯两朝皇帝罪己诏不知下了多少次,都无法阻止灾荒的蔓延。(也许是万历皇爷造孽太过深重,老天爷都有意断了朱家王朝的气数。)本来朝廷就缺粮,与辽东金兵的仗又是打得没完没了。你说卢象升哪里来的粮食。

卢象升缺兵少粮,他决定上表朝廷,从各省征调军兵和粮草。征兵、征粮不是件简单地事情,一时半刻还解决不了。但高迎祥为首的起义军可不给卢象升丝毫喘息的机会,这让卢象升十分为难。

自从义军进入安徽,卢象升第一件事就是进驻凤阳。虽然凤阳是贫困县,但凤阳是大明祖陵所在地。大明的历代皇帝都十分看重凤阳这个地方。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凤阳祖陵惨遭张献忠剜坟掘墓,这让崇祯皇帝悲痛不已。(是真悲痛还是假悲痛我不知道,但起码不给崇祯皇帝面子是真的。)故此这一次义军再次攻入安徽的时候,卢象升火速赶至凤阳。他害怕凤阳再次经历一次血腥的杀戮,自己无法向当今皇上交待。

到了凤阳,义军并未攻打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