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派于谨出城前去策反。
而于谨也为了表示劝降的诚意,竟然独自一人前去破六韩拔陵麾下的敕勒部去招降。
在见到铁勒部酋长乜烈河之后,于谨把利害关系陈述了一遍,并且把广阳王招降之后的待遇也说了说。
可能是因为被北魏压迫了太长时间的缘故,亦或者是不想真的造北魏的反,乜烈河当即爽快的答应了于谨的劝降请求,约定带着三万多部众前去投奔广阳王。
劝降成功之后,于谨返回明州回禀广阳王元深,而元深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当即决定亲自带兵到折敷岭(《通典》和《周书》记载为折敦岭)去迎接。
但是于谨当即否决了元深的想法,并且把自己的顾虑和想法也说了一下。
“破六韩拔陵兵势甚盛,闻乜列河等来降,必引兵邀之,若先据险要,未易敌也。不若以乜列河饵之,而伏兵以待之,必可破也”。
轮当官来说,元深比于谨强,但是如果论用兵打仗,一万个元深也比不上一个于谨。
于谨的想法是,如果乜烈河带着部队来归降,那么破六韩拔陵肯定会驱兵拦截,咱们可以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拿乜烈河的部队当诱饵,伏击破六韩拔陵。
元深听完之后,对这个建议赞不绝口,当即下令,于沿途设伏,准备
打破六韩拔陵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果真如于谨设想的一样,乜烈河带着三万部众前来归降,破六韩拔陵带兵前去追堵,在半路上遭遇了元深的伏兵伏击,导致大败,而惊魂未定的乜烈河也在伏击成功之后,安全到达了元深的大营。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破六韩拔陵虽然不甘心,但只能退兵。
可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却再度碰到了郁久闾阿那瓌率领的柔然部队阻截,在这场混乱的撤退战中,破六韩拔陵的大将孔雀被柔然部队袭杀。而破六韩拔陵见大势已去,只好选择躲避柔然,然后向南渡河逃奔。
至此,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彻底宣告终结,史书中并没有写明破六韩拔陵最终的下场,(在司马光的《稽古录》中有破六韩拔陵被柔然所杀的描写,其他史料中并没有相关佐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丧家之犬,必然不会再东山再起。
(本章完)
电脑访问:www.95txt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