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豆子冈的“齐王”孙宣雅,此人因为是在豆子冈宣布起义的,所以也被隋朝朝廷称呼为“豆子贼”。
第二个联盟力量是来自平原县(位于今山东德州市平原县)的郝孝德和石秪阇。由于史书中对此二人没有过多记载,我也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
王薄找来这几个人联合一起对付张须陀,几股势力一共凑齐了十万多人马,直奔章丘而去。
这一次的卷土重来,似乎让王薄看到了获胜的希望。
张须陀听闻王薄联合其他势力进犯章丘(位于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之后,也开始了自己的战略部署。他首先是派水师阶段王薄军队所有可以登陆的渡口,切断他们的兵力支援和后勤通道,然后他自己亲自带着两万多步兵搞突然袭击。
张须陀利用关门打狗的方式,先是击溃了王薄的联合部队,然后又一直将其追击到渡口。
结果王薄的联合军队直接傻眼了,因为在这些渡口上,张须陀已经安排好了水师部队在等着他们。
前有阻截,后又有追兵,王薄有点慌了!
自感吃了大亏的王薄,只好硬着头皮和张须陀的部队干了一架。
结果自然可以想到,王薄军队惨败不说,就连他们的家眷和物资粮草也全都被缴获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可以说是对王薄现在最
贴切的评价。
在失败之后,王薄转而收缩自己的力量,积蓄自己的势力,准备着等到合适的时机卷土重来。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己卯)王薄卷土重来的机会到了。
隋炀帝被丞相宇文化及弑杀于江都,宇文化及拥立杨广的侄儿杨浩担任新皇帝(想都不用想,绝对的傀儡皇帝),然后打算带自己的人马从江都北返回到关中的长安,准备实现自己的野心图谋。
但宇文化及北返的过程却并不顺利,由于他干掉了隋炀帝,因此天下所有的矛头全都指向了他。
哪怕是那些造反的农民起义军也在这个时候打着要替隋炀帝报仇的旗号打劫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向北回归的途中,在魏州城被隋朝名将元宝藏打了一顿,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宇文化及决定放弃拿魏州做据点的打算,转而开始向魏州的东北方向的另一个地方逃奔。
聊城(今山东聊城市)!!!
由于被元宝藏打的惨败,宇文化及的人马并没有剩下多少,因此,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宇文化及决定利用一下起义军的力量。
当时,宇文化及从江都北归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珍玩财宝,目的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用上,而现如今,正值用人之际,宇文化及决定把自己辛苦积攒的财宝拿出来招募点有效的抵抗力量。
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当宇文化及花费重金拉拢起义军部队加入自己队伍的消息传开之后,王薄便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己翻身的机会已经来到了。
于是,在金钱的诱惑下,王薄决定,加入宇文化及的部队。
宇文化及眼见有人加入,自然非常的高兴。因为有了王薄这股强大势力的注入,那么不光可以保住聊城,对抗前来夹攻的淮安王李神通和河北起义军首领窦建德两股力量,而且还可以有机会趁机图谋元宝藏坐镇的魏州城,打通北归的切口。
当然,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就在宇文化及准备打算要和窦建德决一死战的时候,没想到,王薄却在背后捅了他一刀。
窦建德率兵前来攻打聊城,宇文化及催促王薄的起义军出城迎战,结果却不料,王薄反手就把宇文化及绑了,直接打开城门,迎接窦建德起义军的到来。
此时的宇文化及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被王薄骗了。
王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图谋宇文化及的财宝,至于什么效忠,卖命之类行为,王薄见谁都会这样说。
如果说王薄是个小人的话,那只能怪宇文化及也不是什么君子。
在卖了自己的好朋友宇文化及之后,王薄带着财宝选择远走高飞。
如今天下大乱,何处才是我王薄的安身立命之处呢?
对于未来,王薄或许有些迷茫,因为现在天下很乱,各个势力你攻我杀,没有一支能够看到未
来的希望。
王薄在等一个机会。
他想要找一个合适的下家,来谋划自己的后半生。
当王薄听到唐国公李渊从晋阳起兵,并占据长安的消息之后,王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