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做抗争,直接在城中给隋炀帝办起了追悼会,整个河间处在一片哀嚎之中。
按理说,城中都在给皇帝开追悼会,城防肯定是比较空虚的,所以这个时候去拿下河间,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可我们的窦大善人却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干这种乘人之危的事情,相反,听闻隋炀帝被杀的消息,窦建德也表现出了非常难过的心情。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窦建德宣布停战,不打了。
不打干嘛?难不成还要等他们缓过劲儿来再打?
窦建德确实有这么想过,因为他实在是不忍心在这个时候乘人之危。
于是他派了些使者,带了点礼物,直接到河间去给隋炀帝的追悼会吊唁。
窦建德派使者来吊唁?当王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也惊呆了。
“窦建德这葫芦里买的什么药?难不成是想趁机图我?”王琮当时心里这么想,因为他实在猜不透窦建德的想法。
使者见王琮惊讶的表情,当即表明来意,给他吃了一个定心丸。
“王郡丞不必担心,非是我家主公要图你,而是惊闻主上被逆贼宇文化及缢杀,出于忠君之心,特来河间吊唁。”
王琮听了这个之后,隐隐对窦建德这个人改变了看法,在王琮看来,窦建德不过就是一个草莽英雄,论打仗能力和政治智商都不太可能成为帝王级别的人物,
但现如今看窦建德的做事,王琮觉得,这个人很不一般。
于是王琮便生出了想要投降窦建德的想法。
但有一个问题却摆在了他的面前。
自己和窦建德僵持了这么久,还搞死了他很多人,如果要是投降的话,窦建德会饶过他吗?
王琮他在思量,权衡投降的利弊。
但现实却告诉他,只有投降,才能有活下去的可能。
隋炀帝死了,朝廷现在乱成一锅粥,到处都是起义势力,到时候能不能如期领到工资(俸禄)还是个未知数。
既然前途都没了,那还继续抵抗个屁啊,干脆投降算了。
于是,王琮带着忐忑的心情选择向窦建德投降。
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投降,却没想到受到了窦建德天大的礼遇。听闻王琮献出河间投降,窦建德当即下令,后撤几十里地,并且还给王琮备下酒宴,等着给他接风洗尘。
这是让王琮万万没有想到的,没想到窦建德居然会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但出于防范和谢罪心理,王琮还是让人把自己绑起来,然后拉着自己到窦建德面前谢罪。
王琮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第一个是博取窦建德的信任,因为一个主动认错的人是不会有人怪罪的,除非这个人真的是罪大恶极。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麻痹和试探对方,如果对方真的接纳自己,那必然会选择不计前嫌。
虽然王琮通过其他的途径听说过窦建德的名声和做人做事,但毕竟没有真正见过,所以为了考验一下,王琮还是让人绑着自己去找窦建德谢罪。
当时,王琮穿着孝服去投降窦建德,结果没想到窦建德为了迎接王琮的到来,居然也换上了孝服,并且亲自给王琮松绑,拉着他的手一起到城里和他聊天。
为了款待这个投降的降将,窦建德特意派人准备下了丰盛的宴席,并且在席间一直给王琮敬酒。
敬着敬着,窦建德的话就多了起来。
“如今大隋已失其鹿,天下离心离德,又逢四方豪杰并起,主上又遇害江都,想来大隋不过历经二世,享国不过三十余载,文帝再世时,天下是何等的富足,而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当真叫人惋惜。”
可能是因为说到了王琮的伤心处,说着说着,王琮就在席间哭了起来。
窦建德看见王琮哭了,也就跟着哭了起来,至于是不是真的发自肺腑想哭,这个就是仁者见仁的事儿了。
但史书中,窦建德与王琮交谈的时候,窦建德确实是流泪了,而且哭的比王琮还难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由使人怀疑,窦建德是不是在博取王琮对自己的信任?
王琮这边算是被窦建德安抚好了,可窦建德那边的将领却有点不太服气了。
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这可让窦建德手下的这帮粗人们有点不淡定了。于是,他们纷纷向窦建德提意
见。
“主公,我们跟着您打了这么长时间的河间,好不容易拿下了,您怎么到款待起我们的敌人来了,王琮抵抗了这么长时间,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