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为夏。”
窦建德听从了孔德绍的建议之后,非常高兴(也可以说是龙颜大悦),当即定国号为“大夏”,并顺带赏赐了孔德绍一个内史侍郎的官职。
这个官职可是个不小的官职,内史侍郎负责的是执掌诏命的工作,其职能大致相当于宰相。
拍了一顿马屁,还能混到一个这么大的官,这个孔德绍算是拍到点上了。
建立了大夏国没有多久之后,窦建德就处理了一起外交事件。
当时在幽州地区盘踞着一个叫“历山飞”的反贼势力,当时从幽州一直流窜到了窦建德管辖的深泽,人数也很快发展到了十万多。
这个“历山飞”只是个绰号,他的本名叫魏刀儿(此人在下下章节有独立传记),原本是上谷贼首王须拔(此人和魏刀儿一样,在下下章节有独立传记)的手下,后来王须拔死了之后,接管了部队,继续干着盘踞一方,打家劫舍的营生。
如今这股势力流窜到窦建德的大夏国来,很明显,这是来抢生意来了。
但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河北基本上都是窦建德的地盘,想要从人家这儿分肉吃,魏刀儿确实有点不自量力。
但窦建德却似乎并没有打算驱赶魏刀儿,而是出于礼貌,和他订立了一个协议。
大致内容可能是双方井水不犯河水,谁也别来找谁的麻烦。
这个协议签订了之后,天真的魏刀儿就的以为窦建德会按照协议上的规定来
执行,却不知道这个协议对于河北的地头蛇窦建德来说,不过就是一张废纸。
魏刀儿开始放松了警惕,甚至于连防备都懒得设立,就差打开营门欢迎人家窦建德进来了。
窦建德眼看魏刀儿彻底放松了警惕,便开始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和利爪,准备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窦建德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夜色前去突袭魏刀儿的大营,而魏刀儿还傻傻的遵照着协议在深泽的大营里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却不想还没有尽兴,就已经沦为了窦建德阶下囚。
窦建德并没有打算和魏刀儿废话,直接给他来了一个痛快。
事情到了这里,窦建德终于表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就是想图谋魏刀儿的人马和幽州的地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不允许有任何人和自己作对,哪怕是自己的盟友。
拿下了幽州,基本上宣示着窦建德在河北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但河北的事情,却并没有彻底结束。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己卯)窦建德把自己的另外一个目标对准了弑杀隋炀帝的宇文化及。
之所以把下一个目标盯在宇文化及身上,主要还是因为宇文化及当时从江都北归,想要拿下魏县作为根据地,然后图谋霸业。
宇文化及在魏县称帝,这不就是在老虎的屁股底下拔毛吗?这种事情窦建德可不打算干。
“谁也甭想从我窦建德的嘴里面讨吃的,门儿都没有!”
为了干掉宇文化及这个潜在障碍,窦建德找来他的两个谋臣前来商量对策。
这两个谋臣分别是担任纳言的宋正本和担任内史侍郎的孔德绍。
孔德绍上面已经做过了介绍,而宋正本则是另外一位窦建德身边比较厉害的谋士。
和孔德绍光会嘴说的本事比起来,宋正本那是有真本事的。
当年窦建德在高鸡泊被杨义臣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曾经逃到过饶阳县去打劫,并且在饶阳县得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谋士。
那就是宋正本。
当时的宋正本担任的是饶阳县的县令,由于窦建德攻克饶阳县之后,招降了宋正本,或许也是对当时大隋不抱任何希望了,所以宋正本决定以后要死心塌地跟着窦建德干。
他归顺窦建德之后,担任的官职名叫纳言(这个官职后来改名为侍中),这个官职的职能其实就是把皇帝的意见传达给大臣,然后再把大臣的建议传达给皇帝,类似于传声筒的功能。
别看职能比较简单,但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升任的,所担任的官员必定是皇帝的亲信或者心腹,如果有人得罪了纳言,那到时候传达给皇帝的话很可能就会变味,所以这个官职的官员看起来官职不牛,但是却不太好惹。
窦建德之所以让宋正本担任了这个官职,主要还是因为宋正本这个人有个
特点。
那就是直!!!
宋正本的性子比较直,说话也很冲,不管是对下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