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败寇列传 > 熊虎草莽卷_隋—窦建德传(十)

熊虎草莽卷_隋—窦建德传(十)

大军,准备跨过黄河去迎战孟海公的大军。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辛巳)二月,孟海公所部人马因为不敌窦建德的南攻大军,被迫投降了窦建德。

平定了孟海公,窦建德决定把大军开赴进洛阳,与弑君逆贼王世充一决雌雄。

除了窦建德以外,当时来进攻王世充的还有李渊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而且李世民当时的气势也非常的迅猛。

就这样两股势力齐头并进一起将焦点对准了洛阳。

其实在窦建德出兵河南之前,王世充就派人来找过窦建德,只不过当时王世充已经干下了弑杀杨侗的勾当,所以窦建德对王世充派来的使者并没有给好脸。

更为有意思的是,王世充派人来找窦建德目的是为了谈合作。

窦建德一听王世充是来谈合作的,当即就打算回绝王世充的使者,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窦建德身边的一个大臣却不建议他这么做。

“陛下,王世充遣使者前来联盟,必然是有其道理的,若王世充势力庞大,则必然不会派人来向陛下求和,而今王世充居然派人前来说和,必然是在难处上,而这个难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应验在陛下身上。”

说这番话的这个大臣名叫刘彬(也叫刘斌),他当时在窦建德身边担任的是中书侍郎的官职。

中书侍郎是三省六部制里面中书省的官职,中书省一般负责替皇帝草拟诏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枢机构,侍郎这个官职大致相当于中书省的副部长级别的官职。到了唐代中期的时候,中书侍郎这个官职已经成为了名义上的宰相,所以说,这个官职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

刘彬给窦建德的这个建议是从大局出发考虑的,而且是拿王世充现在的遭遇来警示窦建德,让他以后不要重蹈王世充现在的覆辙。

可是窦建德听了之后,还是有点生气,当即回道。

“当年王世充伺机图谋朕的黎阳,如此小人行径,朕势必与他不共戴天。”

因为当年王世充侵占过窦建德管辖的黎阳城,而窦建德为了报复王世充,率领大军攻克了王世充管辖的殷州城,至此之后,二人彻底决裂,一度发展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但刘彬却又劝窦建德道:“陛下万不可因小失大,王世充虽然图谋过黎阳,但陛下不是已经袭取殷州,报了这一箭之仇了吗?况且现在李渊定鼎关西,王世充虎踞河南,陛下龙盘河北,天下正好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家中,尤以李唐势力最强,陛下与王世充偏弱,如今李唐急攻河南,昼夜不停,寒暑不断,若王世充被李唐击败,那陛下就会成为下一个王世充,不若效仿三国时蜀吴的联盟,或许还可以将这种平衡局面保住,若不然,陛下基业必有累卵之危。”

窦建德冷静的听完了刘彬的分析,审时度势的揣摩清楚了现在天下的形势。

的确,如今天下最大的三股势力,便是李唐,王世充和自己,如果其中有一方被灭,那么以自己的势力是无法与李唐相抗衡的,而相比较而言,之前与王世充的仇恨,似乎在这种局面里面,就显得有点微不足道,甚至可以不用计较了。

窦建德决定了,听从刘彬的建议,打算和王世充结成联盟,先把李唐干趴下再说。

刘彬除了给窦建德分析清楚了形势以外,还给窦建德谋划了一个非常理想的“霸王计划”。

只不过,为了考验窦建德的智商,刘彬决定先卖个关子。

“陛下,增援郑国(王世充建立的政权)虽然说是眼下必须要做的事情,但陛下也应该对形势的变化有一个把握,古人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错过天赐良机,怕是悔之晚矣。”

窦建德大概是听出了这话的意思,便对刘彬回道。

“刘爱卿的意思是让我静观其变,徐徐图之?”

“不错,正是此意!”刘彬见窦建德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便肯定地回答道。

“既然刘爱卿有此忠告,必然是有万全良策,不然也不会如此说。”

刘彬道:“臣确有良策,但不敢保证绝对万全,个中变数还需因势利导,见机行事,不可墨守成规。”

窦建德又问道

:“此话何解?卿有何良策?”

刘彬道:“陛下发兵增援王世充,不可直扑唐军,而需规避在唐军身后,与王世充形成对唐军的掎角夹攻之势,如此一来,唐军必然撤军,陛下可趁唐军退走,洛阳疲惫之时下手,图谋郑国,若成则势力大增,以两国的兵力抗击李唐一国兵力,必然可成霸业,若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