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败寇列传 > 熊虎草莽卷_隋—杜伏威传(四)

熊虎草莽卷_隋—杜伏威传(四)

杜伏威打得火热,实际上却在背地里谋算怎么把杜伏威干掉,然后吞了他的部队。

杜伏威还被蒙在鼓里,而李子通却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向猪羊了。就这样,在对李子通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杜伏威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信任危机。

李子通密谋奇袭暗杀杜伏威,杜伏威等到察觉的时候,李子通已经带着人马把杜伏威逼进了死胡同。

杜伏威为了活下去,只好拼了命的和李子通的奇袭部队厮杀,结果终因寡不敌众,被挑落下马。

眼看着李子通就要得手,杜伏威即将去见上帝的时候,一个人杀了出来,拯救了濒临危机的杜伏威。

这个人名叫王雄诞,是杜伏威之前收的义子。

虽然王雄诞只是个干儿子,但是对于杜伏威的安危,他却像亲儿子一样看重,甚至有些时候,可能比亲儿子还要合格。

王雄诞单枪匹马杀了出来,将落马的杜伏威背在自己的肩上,然后一路快跑,逃进了离自己最近的芦苇蒹葭丛中去避难。

当时的情况虽然特别的紧急,但是王雄诞处理危机的时候还是非常冷静和聪明的,他并没有傻到背着杜伏威径直跑路,而是选择天然屏障来保全他和干爹杜伏威的性命。

也正是王雄诞这个正确的做法,挽救了奄奄一息的杜伏威。

逃出生天的杜伏威,彻底看清了

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底线,同时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一个现实问题。

到底哪些人是真心对自己,哪些人是被有所图。

在经历了这一次突发情况之后,杜伏威看清了现实,李子通已经是自己的敌人了,而干儿子王雄诞则是自己身边最应该重点照顾的忠臣。

可是,虽然自己的干儿子在这个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但也不足以完全证明他就是真的忠心,所以,杜伏威在心底里还是对身边所有亲信的人抱有怀疑态度的。

直到后来杜伏威在淮南和来整的大部队交手之后,这才让他彻底确认了王雄诞忠心的真假。

当时来整把杜伏威杀的大败,王雄诞带着几十个人前来作掩护,在杜伏威彻底摆脱了危险之后,王雄诞这才拼命杀出重围和杜伏威汇合。

也正是这次的经历,杜伏威彻底对自己的这个干儿子放了心。

可问题是,对干儿子放心了,对身边的士卒,杜伏威还是不太放心,所以在后来,他才想出了上面那个残酷而又变态的做法,以此来证明士兵的忠臣和作战效率。

仅靠这种威逼利诱的方式来维系自己军队的前途发展,似乎也并不会长远,杜伏威也深刻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能够坐天下的皇帝,那个不是实仁政,宽待民,从来还没有听说过靠着恐怖手段创造出天下盛世的王朝。

所以后来杜伏威干脆在丹阳县,干起了一件和自己之前做法完全相反的事情。

在淮南彻底稳住之后,杜伏威把部队安札在丹阳,并且在当地,杜伏威开始公开拉拢人才。

在隋朝的历史上,虽然诞生了影响后世的科举制度,但是当时的选官条件还是存在特殊标准的,基本上隋朝的顶级和中级官员大都是鲜卑人或者是鲜卑和汉族的混合人群,普通的老百姓想要在隋朝出人头地,并没有实际上想的那样简单。

而隋炀帝上台之后,虽然对科举制度加以改进和完善,但是也没有彻底做到让寒门子弟能够成功晋升的地步,虽然隋炀帝有下令招收过人才,但是前提是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也就是说,如果你本身没有点特殊的本事,只会读死书,死读书的话,还是没戏。

这也就让很多一辈子向靠着读书出人头地的普通百姓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杜伏威在丹阳这么一搞,起码上效果还是很突出的。

以前杜伏威起兵的时候,基本上到一个地方,杀一城的百姓,而现如今,身背数十万无辜性命的杜伏威却开始搞起了仁政,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于讽刺了?

不仅是靠宣传手段拉拢人才加入自己的部队,杜伏威还在当地搞起了更加实际的举措。

丹阳的城防年久失修,杜伏威在进驻之后,开始大力搞起了土木工程,不仅是把丹阳翻修了一遍,而且还修了很多专门用

来守城的器械。

除此之外,杜伏威还开始关心起了当地的民生经济,例如说:赋税和徭役。

当时隋朝的百姓由于受赋税徭役压榨严重,隋炀帝为了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宏愿,过于着急的建设着国家的交通体系,不仅民夫征发无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