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沦陷了。
李世民看到杜伏威拿下梁郡,自然也就打消了对他的怀疑,还是继续让他该干嘛干嘛。
上司这突如其来的忠诚度考验,着实让杜伏威吓了一跳,但是,在忙完打梁郡的任务之后,杜伏威还是把重点任务放在了对付李子通身上。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辛巳)十一月,在安静了许久之后,杜伏威决定再次对李子通发起总攻。
由于上次辅公祏督战不力(主要是和自己有矛盾,再者辅公祏这个人又比较谨慎,不敢冒险),所以这次征讨李子通的大帅换成了自己干儿子王雄诞。
结义兄弟再亲,也不如自己的干儿子靠谱。
李子通呢,听闻杜伏威再度征伐自己,于是便在独松岭(位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上安排下重兵把守,想要靠着高地优势俯冲王雄诞的部队。
可王雄诞也不是吃素的,在看到李子通这种战术之后,王雄诞命人在更高的山上竖起大旗,并且自山脚到山顶的大树上,都绑上火炬,等到了夜晚的时候,全都点燃。
王雄诞在给李子通营造一种自己的部队漫山遍野的假象,好让李子通确信自己的兵力数量远远胜过他。
这本来就是个障眼法,可是李子通信了。他真的以为王雄诞带着一支数量巨大的部队。
这满山的部队如果要是一起杀过
来,就算是踩也得把自己踩死。
在心理上,李子通有点怂了,整天是吃不好,也睡不着,就怕这漫山遍野的部队杀过来把自己给吞了。
李子通决定撤兵到杭州,结果没想到王雄诞就一直追着他去了杭州。
简直是阴魂不散,李子通都快吓哭了。
被逼的走投无路的李子通只好选择开城投降,结束了自己和杜伏威较劲的较量。
沈法兴死了,李子通降了,淮南可就只剩下杜伏威自己这一股势力了。
行了,行了,好了,好了,一切终于都安静了。
淮南算是平定了,杜伏威也算是有了时间可以到长安,亲自向自己的领导李渊汇报一下自己的战绩了。(主要是再不去,下一个倒霉的可就是自己了)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七月初八,杜伏威终于来到了唐帝国的首都长安,见到了给了自己很多好处的领导李渊。
杜伏威本想着李渊会不会怪自己在淮南势力太大,到时候去了长安,到了李渊的主场,李渊会不会想办法子把自己给办了。
一路上,杜伏威是心情忐忑,惴惴不安,就担心自己到时候回不了自己的淮南。
可是到了长安,杜伏威发现自己的这些想法都是多余的。
李渊见杜伏威入朝觐见,表现出了很友好的态度,而且还放下皇帝的身价,拉着杜伏威的手一起坐在龙椅上畅谈。
杜伏威想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这要是传出去,够自己吹一辈子了。
除了享受到来自皇帝亲切的呵护和慰问以外,杜伏威还收到了李渊送给他的又一份礼物。
太子太保!
杜伏威心想,李渊都已经封自己那么多大官了,现在还要封官给自己,自己上辈子是积了多少阴德才在现世得到这样的厚待,这李渊脑子里到底想什么呢?
杜伏威想不明白,李渊也说不明白。
除了继续封官之外,李渊还郑重承诺,之前加封的什么行台尚书令,上柱国,吴王等等官职爵位,一律照旧,另外,他的官职和地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
也就说,除了自己,还有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之外,整个大唐就属杜伏威官最大了。
这下杜伏威算是放心了,这李渊看来还真是够意思。
可是,这一切的待遇,全都是有代价的。
那就是杜伏威以后必须留在长安!
这就好比商场搞促销打折活动一样,看起来很诱人,实际上便宜不了多少。
李渊的目的就是想把杜伏威拴在长安,才用这种低三下四,有辱身价的行为来“取悦”杜伏威,只要杜伏威答应留在长安,那以后怎么收拾他,就是自己说了算。
除了稳住杜伏威以外,李渊还对杜伏威的手下下了“黑手”,特加封阚棱为左领军将军,同时又授予越州都督的官职。
阚棱是个人才,但是可惜
他只属于杜伏威,他只对杜伏威忠心,所以,凡事还是防患于未然比较好。
留守长安的杜伏威,名义上位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