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是宴会上的活宝,能不能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把气氛带起来。
在灌醉了所有的官差之后,李密决定了,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李密蹑手蹑脚离开了宴会,然后跑了出来,找到了被关押的其他患难兄弟,开始一个个为他们打开囚车和枷锁,然后准备拉着他们一起亡命。
当然,在这场逃亡的名单里面,李密自然也没有打算落下韦福嗣。
一般来说,按照电视剧的剧情来演的话,韦福嗣和李密落难,而李密有心想要搭救韦福嗣出来,韦福嗣必然会选择感恩戴德,死心塌地跟着李密混。
可是事实上,现实的剧本却非常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就在李密打开韦福嗣囚车和枷锁,准备拉着他一起逃命的时候,韦福嗣却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他的理由很理直气壮,说的李密差点都笑了。
“我并没有犯什么罪,只不过是被杨玄感这个逆贼俘虏,被迫服务于他,如果回去面见天子,说明我的苦衷的话,天子肯定只是当面骂我一顿,也不会把我怎么着,可如果我要是跟着你一起跑了,那可就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到时候,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韦福嗣已经用自己的态度已经告诉了李密。
你跑你就跑,反正我不跑,我要是一跑,全家都拉倒!
他认为自
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认为只要自己忠心于隋朝,便可问心无愧,即便是皇帝,也会选择原谅他的。
可是,天真的韦福嗣却不明白一个道理。
“伴君如伴虎”!
此时的李密觉得,韦福嗣要么是被吓傻了,要么就是脑子真傻,他实在不能够理解韦福嗣这种无脑的操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留个好名声?李密并不这么觉得,相反,就算是韦福嗣真没有背叛隋朝,可一旦和叛军有过接触,就算是白的,也只能越描越黑。
在苦劝无果之后,李密放弃了对韦福嗣的执着,带着其他愿意逃命的人,选择逃命去了。
而韦福嗣居然又把牢门锁上,继续在囚车里呼呼睡起了大觉。
当这些官差醒来之后,发现除了韦福嗣以外,李密等人早就已经跑了。
官差们深感被李密骗了,于是在接下来路程中,便对仅剩的韦福嗣采取了二十四小时全方位的盯防。
可是这些官差不知道的是,就算是他们继续回去喝酒,喝的跟死人一样,韦福嗣也不会跑的。
自己没有罪,有罪那完全都是误会!
在来到东都洛阳之后,韦福嗣迫不及待到隋炀帝的面前诉苦,却不料,果真如李密所想,隋炀帝对于韦福嗣的委屈和苦衷,一点都不感冒,甚至还很生气。
当然,加入谋反阵营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只要皇帝的智商还在线,那基本上,只有一个处理结果。
死!!!
此时的韦福嗣终于明白了李密的考虑,原来,找谁诉苦都可以,唯独皇帝不行。
隋炀帝对于韦福嗣不逃跑的举动并不感冒,相反,他更想知道,韦福嗣在杨玄感的阵营里面,究竟都干了点什么事情?
韦福嗣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真的是啥事也没干,可说了皇帝也不信,你说这可怎么办?
能怎么办?只有法办!!!
因此,韦福嗣在苦苦等待隋炀帝原谅自己的时候,隋炀帝却送给了他一份特殊双重大礼包。
车裂+挫骨扬灰。
可见隋炀帝对韦福嗣这种投靠敌人的人,是多么的痛恨。毕竟,谋反在中国古代的所有律法典籍里面都是十恶之首,从来没有例外过。
因此,韦福嗣死的并不冤枉。
返回来说说李密,自打那晚偷跑了之后,李密便一路跑到了山东境内,在路过平原的时候,李密听闻当地有一个叫郝孝德的起义首领挺出名,便打算去投奔郝孝德。
李密心中想的是,大家都是靠造反混日子的,基本上都属于是一个类型的人,按理说,怎么着也会惺惺相惜吧?
可当李密去了之后才发现,是他自己多想了。
郝孝德虽然也是个搞造反的,但是对于李密这种比自己本事大的人,郝孝德还是不敢接受的,尤其是,李密还身上还有悬赏通缉,比起自己这种打家劫舍,靠富户吃饭的土匪强盗来说
,李密要是留下来,那还不顶了自己的位子?
所以,郝孝德对李密的到来并不感冒,甚至还不打算好好给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