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后来杨玄感谋反之后,房彦藻就积极加入杨玄感阵营,准备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大事。
后来结识了李密之后,房彦藻的人生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开始渐渐和李密结成了莫逆之交,甚至后来在杨玄感的谋反失败之后,房彦藻还一度变更自己的姓名,继续等待着加入新的平台,然后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报复。
天缘凑巧,房彦藻在和李密走散之后,再度于瓦岗相遇,并且两个人都为翟让卖命。
翟让对房彦藻这个人的能力是比较肯定的,而房彦藻也不止一次向翟让说过李密的能力,希望翟让能够重用李密。
可翟让这个人优柔寡断,老是拿不定主意,在几次三番劝说之后,翟让还是决定继续对李密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毕竟李密这个人有点丧门星的意思,跟谁混,谁就得倒霉,远的杨玄感不说,就说他的妹夫丘君明和老丈人王秀才,就是被李密直接害死的。
这样的天煞孤星,翟让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应该接纳。
李密当然也看出了翟让对自己的怀疑态度,因此,在瓦岗,李密选择
沉默,而非继续出风头。
当然,李密的沉默是有准备的,他在私底下接触了一些和翟让走的比较近的人物,期望通过这些人的帮助,赢得在翟让心中的好感度和信任。
就说翟让的心腹军事贾雄,李密为了拉拢他,可是没少下血本,好吃好喝招待不说,还不定时的送钱给他,搞的贾雄都快有点不能适应了。
但毕竟吃了人家的,拿了人家的,再怎么着,也得替人家李密半点实事,因此,贾雄编造了一套玄乎其玄的理论去忽悠翟让,直接把翟让说的是心服口服(之前在《翟让传》中已经介绍了贾雄说的这套理论)。
经过贾雄这么介绍,翟让算是彻底放下了对李密的芥蒂,开始渐渐对李密充满了信任,经常有事没事就叫李密来商量事情。
就比如说后来攻打荥阳的事情来说,如果翟让不听李密的建议,可能瓦岗接下来就得面临缺粮这个大问题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攻打荥阳的过程中,李密还帮着翟让干掉了大隋的猛人张须陀,论功来说,怕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李密。
可李密所带来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拿下一个小小的荥阳这么简单。
翟让算是发现了,李密就是个能人啊,自己这算是捡到宝了。
为了能够带自己的瓦岗发展的更好,翟让没打算亏待李密,而是给了李密一个特权。
创建属于自己的部队!
翟让并且还依照李密世袭蒲山公爵位的旧制,特别为这支属于李密的部队起了一个名字。
蒲山营!
这支部队在李密的领导之下,那可以说,训练有素,完全不是一支乌合之众的农民起义部队,为了确保在战场的战斗力,李密还特别要求士兵,即便是酷热的夏天,也不能够放松对训练的要求。
为了让这支部队绝对忠诚和服从于自己,李密还经常把打仗抢来的一些物资和金银全都无私的分发给这些士卒,而他本人则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而士兵在这种奖励制度的影响之下,才愿意在战场上奋力的去卖命,而不是选择当逃兵。
也正是这样一直完完全全服从于李密的部队,才为后来李密夺取翟让的老大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翟让自己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给自己以后埋下祸根???
拿下了荥阳,预示着瓦岗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来又有了充足的粮食后备力量,可问题也来了。
这荥阳的粮食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抢来的粮食终会有吃完的一天,到时候粮食吃完了,又该去哪个地方抢呢?毕竟农民起义军本来就是考造反混日子的,不可能再指望他们去种地吧?再者说了,他们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空闲去好好搞农业生产。
凡事都应该未雨先绸缪,而不是把问题堆积到眼前再去解决,如果要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话,那这样的起义部队走长远,先好过一阵子,再痛苦好几阵子这样的事情,李密实在是不想做,起码这样的做事特点不是李密的风格。
所以,为了瓦岗接下来的粮食储备,李密决定要和翟让好好聊聊。
(本章完)
电脑访问:www.95txt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