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监察御史郑颋。
作为一方的地方官,不仅不去努力保护百姓,反而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还想着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这两个人也算是向众人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厚脸皮。
可在李密看来,柴孝和和郑颋还是属于比较识相的,起码没有选择和自己对抗,而是乖乖选择了投降,避免了让自己浪费兵力僵持,这种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李密当然舍不得杀掉,因此,正在用人之际的李密决定封柴孝和担任自己的护军,另外郑颋则安排了一个右长史的官职。
东都如此容易就被李密搞定,主要还是因为之前李密和翟让就已经拿东都洛阳开过一次刀了。
在孟让火烧洛阳之前,李密和翟让就曾迎击过一次来自东都刘长恭的进攻。
当时坐镇东都洛阳的越王杨侗就曾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和光禄少卿房崱带着两万五千多步兵和骑兵前去讨伐过瓦岗。
可能是当时朝廷对瓦岗军认识不太到位,在主观意识方面,朝廷单纯的认为瓦岗就是一直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乌合之众,只不过是为了
抢粮食而聚集在一起的山匪贼寇。
受这种观念影响,当时洛阳城里很多官员的子弟和富户人家的孩子纷纷选择拿起兵器,参与到征讨瓦岗,为国家效力的行列中来,他们很多人天真的以为,瓦岗的战斗力简直不值一提,可能他们一去,瓦岗军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因此,这帮平日里不怎么喜欢舞刀弄枪的富户子弟穿着精美的服饰就去参加刘仁恭的部队了。
刘长恭也是赶鸭子上架,根本没有时间去检验这些富家子弟真正的战斗水平,所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刘长恭带着这些战斗力堪忧的人出发了。
作为行军的统帅,刘长恭冲在战斗的第一线,并且还和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约定,十一天之后在仓城以南汇合。
当时的裴仁基负责为刘长恭断后做掩护,因此在刘长恭的要求之下,裴仁基也浩浩荡荡的带着人马,按照刘长恭约定的时间赶赴仓城。
刘长恭和裴仁基以为自己的计划无人知晓,却不料聪明绝顶的李密早就已经料到这两个人会到仓城汇合。
因为这个地方,有粮仓,属于是重点保护地区,只要脑子不傻,都知道得保护好这里,因此,李密早就已经猜到了刘长恭出兵的路线。
既然猜到了,那接下来的工作,李密就是如何想着对付刘长恭的人马,毕竟,这是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势力不可小觑。
李密拿来地图查看,在摸索了半天之后,终于把打伏击的地方选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石子河!
李密的计划是把部队分成十队,然后这十队人马必须全部都是精锐人马,其中的四队负责在横岭上伏击裴仁基的人马,另外六队主要在石子河以东,设伏伏击刘长恭的大部队人马。
可以说,李密在战术心理方面,绝对是摸头了对手的想法,当时的刘长恭还真就带着人马强渡洛水,然后直奔石子河而来。并且在石子河以西安札营寨,准备和李密的瓦岗军来一场决战。
刘长恭也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人,虽然贵为虎贲郎将,但是从战略方面考虑,刘长恭屯兵石子河的想法绝对是蠢到家的行为。
因为这个地方可以设埋伏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怎么说都不可以也不敢把部队驻扎在这里。
可刘长恭真就这么做了,而且刘长恭还放出话来,李密不过就是乌合小贼,旦夕可破。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刘长恭对李密的瓦岗军实在是不放在眼里,或许是仗着自己的人多,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好歹是个朝廷的命官,对于这帮没有怎么念过书的农民,刘长恭始终觉得他们的战略思维不怎么样,再怎么说也不可能超过自己。
而李密和翟让正是抓住了刘长恭轻敌的这种心态,因此决定来个先发制人,先杀一杀刘长恭的威风。
李密
先是派翟让带领人马主动偷袭刘长恭驻扎在石子河西边的大部队,结果没想到翟让居然没有能够打赢。
这个刘长恭虽然比较小看李密这帮人,但是脑子还是不傻的,他也知道李密等人回来偷袭,所以在守备方面,刘长恭还是下了很大功夫,花了不少心思的。
(本章完)
电脑访问:www.95txt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