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败寇列传 > 熊虎草莽卷_隋—李密传(二十四)

熊虎草莽卷_隋—李密传(二十四)

,他当时听闻淮安王李神通在魏县于逆贼宇文化及交锋,军中正好缺粮,于是便派人星夜兼程为淮安王军中押送粮饷。

而郭孝恪在到达长安之后,并没有直接面见李渊,而是先去找了李密。

其实李渊早就知道郭孝恪已经到了长安了,只是好奇,为什么他先来拜会自己,而是先去找李密,这难道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带着这些疑问,李渊决定叫来郭孝恪,要问个明白。

对于这种无视上司的行为,李渊是比较恼火的,他实在看不惯郭孝恪这种目中无人的举动。

“孝恪既已随徐将军归顺大唐,自然应该忠心于朕,为何奉表前来,不先见朕,而先面旧主乎?”李渊问道,语气中略点些许埋怨和愤怒。

郭孝恪听完之后,不慌不忙解释道。

“臣非是不忠于唐王陛下,只是徐将军有交代,他目下所占之地,乃魏王旧时所有,徐将军不愿以魏王旧时土地投诚献降,恐有负忠义之名,故而派臣清点户籍士马,登记造册,将此表奉于魏王,令魏王以此来献诚,至于先拜会魏王而未觐见陛下之过,还请陛下治臣

之犯上罪过。”

李渊听到这番解释之后,终于明白了郭孝恪为什么会先找李密了,原来一切都是徐世勣的安排。而他在心中,也对这个瓦岗猛将更多了几分敬佩。

“不冒他人之功,是为义也,不忘其主之恩,是为忠也,徐将军果乃国士无双,纯臣也,朕深钦佩之,传朕旨意,特赐姓徐世勣为李,以彰其功。”

至此,徐世勣的人生才真正迎来辉煌。

而负责传信的郭孝恪也没有白来,李渊加封其为宋州刺史,协助徐世勣一同镇守虎牢关以东。

看着徐世勣如此仁义,此刻李密才明白自己当初是如何对待徐世勣的,不禁心中也是有点愧疚。

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人,是什么样子,注定是不会改变的。

对于投唐来说,李密是不太愿意的,因为这本就是一个保命的策略,自己又怎可甘居人下,当别人使唤的一条狗呢?

所以,李密虽然在大唐获得了很多人一辈子争取都争取不来的利益,可是他也正因如此,对这些东西和荣誉不在乎,或者说,给他的这些东西,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值。

李密自负自己有功于大唐,但是大唐的馈赠却没有达到他的期望,这让他非常的郁闷,也非常的失望,因此,他也经常干出一些比较出格的事情。

在担任了光禄卿之后,不仅不屑于上任,而且规定按日期向朝廷进攻食品的工作,他也觉得这是在羞辱他,思来想去,李密实在是郁闷的不行,于是便去找王伯当诉苦。

此时的王伯当已经是朝廷的左武卫大将军,身份不比在瓦岗差,可虽然如此,王伯当也和李密一样,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闷闷不乐。

原因很简单,他和李密都不甘心给李渊办差。

出于共同的想法,王伯当开始劝诫李密,要李密看清现在的形势,规划后未来的方向。

“魏王,取天下这件事,完全在您呢,若您不愿意,则当我没说,倘若您愿意,则此时天时地利人和俱在,魏王只需振臂一呼,河南旧部必将倒戈魏王,再创霸业,如今这般田地,魏王难道甘心久居于此吗?”

王伯当的话直戳李密的心窝,仿佛就如一针强心剂一样,给李密带去了无穷的力量。

李密听完之后,表现的非常兴奋,便再问王伯当。

“那依伯当之言,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王伯当笑了笑,接着说道。

“远离长安,离开李渊的控制。”

李密听完之后,若有所悟,随即便计从心来。

在几天之后的朝会上,李密给李渊提了非常大胆的个人建议。

“臣李密受吾皇恩宠,自是感恩戴德,无以为报,如今久居京师,未立寸功,密心中甚是不快,若以此等

身份在朝,不免惹同僚耻笑,况臣昔日僚属皆在山东,若得他们相助,克王世充只在旦夕之间,还请陛下下一道圣诏,着臣往山东收抚旧将。”

李密这话一说出口,朝堂上瞬时吵作一团,而李渊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听了李密的这番话,李渊也觉得颇有些道理,自李密解散瓦岗,分散众将,其部署十有八九不愿依附王世充,若这帮散兵游勇投靠他人,将来对自己大唐一统的基业是非常的大的威胁,不如招抚,留作己用,放才能消除这些未知的隐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